熊蕾:记住美国欠下的这笔血债——祭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牺牲23周年

2022-05-08 1829 0
作者: 熊蕾 来源: 红色文化网

  5月8日,是美国和北约轰炸我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23周年,也是我们新华社及光明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牺牲23周年。23年过去了,美国和北约欠我们的血债并未偿还。我翻出来23年前在悲愤中写的两篇英文小评论,感觉它们并未过时。

  两篇文章均发表于《中国日报》。当年晚些时候,我应邀参加中国外交学会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办的炸馆之后第一次中美学者对话,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白丽娟女士告诉我,他们把我写的第二篇评论《鲜明的对比》,作为必读材料印发给了美方的每一位参会人士。当时很有些意外,也欣慰这言论能让美国人看到。

  然而23年过去,美国一些政客的虚伪依然,他们对中国的双重标准也依然。

  不过他们的虚伪和倒行逆施,已经让更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看透了他们,不再唯他们的马首是瞻。

  2016年,访问塞尔维亚,习近平总书记出了贝尔格莱德机场就直接去我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遗址,悼念三位牺牲的中国烈士。图为习近平和彭丽媛凭吊在我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来源新华社

  美国的虚伪

  我是和朋友们在北京北郊一个美丽的别墅度周末时,得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在贝尔格莱德的大使馆的消息的。看到与我同在新华社的同事邵云环以及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夫妇在北约对南联盟首都最为严重的一次轰炸中被杀害,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不认识他们。但是我却止不住为这几位同胞和同行流泪。

  绍云环烈士

  我哭邵云环,一个孝顺的女儿,一个慈爱的母亲,但更是一个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就在此前的星期五,我在新华社的一个内部报纸上读到邵云环写的一篇文章,讲她在贝城的战地记者生活。字里行间,我看出她是怎样不顾种种艰难困苦地工作着——电话线路经常断,她把所写的每一条报道发出去都得奋争。她承认,如果一篇稿子发不出去,她就会发火,甚至会跟其他同事吵起来。这使我感到,她必定是个非常敬业的人。

  绍云环工作照

  在遇难前10天,她在一篇新闻分析中指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方面不断为它们的“失误”“道歉”,一方面又在杀害着越来越多无辜的平民。“在北约的失误中,还要有多少无辜的南斯拉夫平民会被杀害?”她问道。

  然而,她却被北约们所称的一次“错误”残忍地杀害了。

  我无法相信,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记者竟会被北约的战争贩子们所杀害!北约凶残地使她失去了生命,使她的儿子失去了母亲,使她的丈夫失去了妻子,使她的父母失去了女儿。它们给了一个中国家庭怎样的母亲节礼物!我在那份社刊上读到的,竟成了她写自己的绝笔(也可能是她第一次写自己)!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