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导下的美国有机农业,为何丑闻频发?
导语
资本主导下的有机农业,“有机”仅仅作为标签术语,成为企业甚至跨国企业的卖点,农户成为认证机构的客户,各类角色只注重利益而非土壤与生态,由此,美国有机产业丑闻频发也成为常态。本文深入剖析了有机产业资本运营的矛盾,也警醒我们,不仅要关心有机农业的实践操作,更应该关注该产业背后运营的生产关系。
文章以美国有机农业历史上最大的欺诈案为缘起,揭示了密苏里州一家有机土地管理公司,如何挪用有机认证,将超过90%的谷物虚假宣传为有机谷物,数十年未被发现。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有机企业与认证机构、政府监管部门间的利益捆绑,导致所谓的监管形同虚设。大型企业的入局使得市场对有机产品的需求猛增,这也催生了一条跨国生产、认证、运输和销售的链条,也是一条更长、更混乱的跨国有机作物供应链。
这是美国有机农业历史上最大的欺诈案。
2019年8月,联邦法官宣判,61岁的密苏里州农场主兰迪·康斯坦斯(Randy Constant)常年把常规产品当作有机产品销售,存在欺诈,涉案金额超过1.4亿美元,获刑十年。根据法庭文件,2010年至2017年间,康斯坦斯所经营的密苏里州有机土地管理公司销售了超过1100万蒲式耳的谷物(约24-28万吨),其中超过90%被虚假宣传为有机谷物。在买家和消费者上当受骗的同时,康斯坦斯将其巨额获利用于前往拉斯维加斯赌博、与多名女性保持关系。在宣判后数日,康斯坦斯于家中自杀身亡。
去年年末,《纽约客》杂志发表了对康斯坦斯案的长篇调查报道,对这个涉及层层人员、机构、流程的欺诈计划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采访。除了揭露案情故事,文章直指一个更为核心的问题:为什么监管机构在多个环节都未能发现并阻止欺诈行为?是什么让有机认证系统趋于失灵?
一
无认证,不有机
提到有机,你会想到什么?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事实上,有机产品的生产方式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在市场上,“有机”是一个标签术语,指向在各国有机生产法规下被认证的食品、饲料、服装和个护用品等。一般来说,要达到有机产品的标准意味着使用非转基因种子、禁用常规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大多数化肥和合成农药,特别是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有害的投入品。但每个国家对有机的标准都存在一些差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国家或地区有机认证标志。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有机认证体系和标签
图片来源:网络
在各个国家的有机规范之下,私人企业、行业协会或者政府部门可以对生产者开展“有机认证”,符合要求即可颁发认证证书,厂商便可在产品上打上各国或相应的有机标签,作为有机产品销售。这种生产厂商付费给认证机构的模式,也广泛出现在有机之外的各种认证中,从大家熟悉的ISO到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和环境、气候变化相关的认证,基本都采用这种“第三方认证”。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为何认证系统对有机产业来说至关重要,以及认证系统的失效对于该产业来说无异于自毁。
二
只管发证
不管产量的美国有机认证
《纽约客》有关康斯坦斯案的报道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戏剧化的时刻:2006年,长期向康斯坦斯购买有机玉米的谷物贸易商人杜安·布什曼(Duane Bushman)带着疑问找到康斯坦斯的一个商业伙伴格伦·博格丁(Glen Borgerding),向他打听康斯坦斯的公司到底种了多少玉米,后者回答说“大约1500英亩”。布什曼立刻意识到,这点面积的玉米产量远远小于康斯坦斯卖给他的量。那一刹那,“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美国密苏里州的玉米田,大量常规玉米被康斯坦斯作为有机玉米卖给了加工商|图片来源:Modern Farmer
如此简单计算就能看出的破绽,为何得以维持多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背后的体系漏洞也同样简单得可笑。
美国有机农场的认证有效期为一年,但该认证不会随有机产品被售罄而失效。假如一个农民只有十几颗有机苹果树,他仍可以出售一百多万个有机苹果,因为买家无法简单地通过查看有机认证而发现其中的问题。正如一名资深粮食交易商所说的那样:“有些认证证书上会标明种植面积,有些则不会。(因为)美国农业部没有提出这个要求。这真是疯狂!”
康斯坦斯发现了这一点,并利用了这一点。在这样的系统之下,欺诈变得如此简单:只要他控制着一些被认证为有机的农田,他就可以无限量地销售“有机谷物”,而没人能知道这些谷物究竟是否来自有机认证的农田。
农户和认证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埋下了隐患。曾负责监督康斯坦斯公司财务记录的克里斯·巴尼耶(Chris Barnier)认为,为获取认证,农场主需要向认证机构付费,有时高达数千美元。对认证机构来说,农场更像是客户,而不是核查的对象。考虑到这样的利益冲突,认证机构并不愿意揭发欺诈行为。此外,无论调查员多么有原则,检查都会有疏漏。
巴尼耶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检查员,他解释说,在检查农场时,如果检察员在农场待的时间太长、仔细看文件、多问几个问题都感觉像是对忙碌的农场主的一种挑衅。在这种情况下,认证机构往往是缺乏权威和效力的。
三
更长、更混乱的跨国供应链
作为在美国产、美国卖的本地农户,康斯坦斯利用系统漏洞招摇撞骗近10年才被判罚。时至今日,欧美等有机消费大国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天高皇帝远”的海外农户的认证效果又如何呢?事实证明,认证体系只会在从农民到购物者间漫长的跨国供应链中变得更加混乱。
印度的棉花拍卖市场,谁能从中分出
有机和常规呢 | 图片来源:NYT
2017年,《华盛顿邮报》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批约1.6万吨的“有机”大豆从乌克兰运到土耳其,再运到加利福尼亚州,后来被发现用违规杀虫剂熏蒸过。今年2月,《纽约时报》则报道了有机棉产业的巨大丑闻。据估计,“有机棉第一大供应国”印度向世界各地销售的所谓有机棉中,有20%-80%是假有机。
除了和美国欺诈案中类似的问题——用常规棉花冒充有机棉之外——纺织品的多重工序和更长的生产链条也让每个环节都有做假的机会。从棉花到轧棉、纺线、织布、成衣,理论上每个环节都有有机认证和证书,但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的调查发现,印度有机棉产业的整个过程简直漏洞百出:国际机构在当地办事处出具的有机认证仅仅基于单一的年度检查或几次随机的农场访问,纸质认证书也很容易被篡改,以匹配上工厂想要出售的“有机”产品数量。
与此同时,行业也缺乏一个统一的数据库来核查流程,因此也无法确认某一批次的棉花是否已经被使用到下一环节,用来获取有机棉线或布料的认证。这就导致和美国欺诈案中类似的情况:一张有机棉花的认证证书,可以成为无数棉线、面料的认证依据。
印度一家轧棉花厂手写的有机棉污染
测试结果登记册 | 图片来源:NYT
四
市场推动,拔苗助长
跨国有机丑闻也揭示了另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大型品牌的入局对行业的影响。西方有机农业很大程度上由60年代关心环境议题、反对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嬉皮士们开创。在之后的20年间,有机食品作为一种小众产品,一般主要在当地市场流通,通常由农夫直接出售给消费者。
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消费者对环境、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意识的提升,以及常规农民也开始进行有机转型,它已发展成为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急于扩大有机产品线的零售业巨头在这其中起了主导作用,比如沃尔玛、好市多等传统超市,H&M等服装快消品牌,以及被亚马逊收购的主打“有机健康”的全食连锁超市(Wholefoods)等。
大型企业的入局使得市场对有机产品的需求猛增,这催生了一条跨国生产、认证、运输和销售的链条。在这一链条中,真正改善土壤、使用有机种子、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农户虽然付出的学习、研发和生产成本最高,但往往是获益最少的。
这种情况在印度有机棉种植产业中大量出现。由于不施农药和化肥,有机棉往往产量更低;受到有机种子的限制,有机棉也往往纤维较短、质量较差。于是,大型品牌便利用市场力量压低有机棉的收购价格,导致大量有机棉种植户破产。真正、合法的有机种植户的消失,也就为投机倒把的中间商创造了空间,于是他们从其他地方购入常规甚至转基因棉花,以有机棉的名义售出,大量获益。
此外,跨国有机产业也更多地涉及国际政治因素。比如,有机行业的非政府组织就曾担心,揭露印度有机棉丑闻将会招致莫迪政府的批评,因为他的政府一直在对那些敢于批评该国的人进行严厉打击。又比如,作为有机谷物的一大供应国,最近深陷战火的乌克兰也将给市场留下一个巨大的真空。
五
摆脱现有体系的桎梏
在康斯坦斯案报道的尾声,《纽约客》作者引用了一连串耐人寻味的邮件与电话记录:从2012年开始,就有数家谷物贸易商开始对康斯坦斯产生怀疑,多次向美国有机行业的监管部门“国家有机计划”(The National Organic Program, NOP)投诉,要求对其展开调查。但NOP要么不予回应,要么不屑一顾。这样的态度部分是因为该机构有限的资源和积压的投诉(2019年,整个NOP只有37名员工),但更多的原因似乎是有机行业内部对违规行为的微妙态度。
一盒鸡蛋上的美国USDA有机标签
图片来源:福布斯杂志
有从业者认为,在整个有机行业中,普遍存在一种对打破脆弱东西的恐惧——公开谈论作假会让行业进步,还是让消费者失去信心,从而对行业带来更多的伤害?这样会扼杀有机运动吗?是否会破坏无数从业者正在努力完善的市场?
毕竟,对于很多从业者来说,投身有机产业是因为看重其环境和社会价值:农场改用有机方法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工人和牲畜的健康。与充斥化学品的常规食物相比,有机食材也更加健康、富有营养。它也代表着一种田园牧歌、天人合一式的美好愿景:一种更深刻的、惠及人类也惠及自然的与土地的连接。在这样的观念和文化下,是否揭发、暴露行业的弊病成了一个涉及价值判断的复杂问题。
这也有更实际的考量。无论是美国媒体还是执法部门,也都大费周章,经过严密的调查才把康斯坦斯这样的行业蛀虫曝光出来并绳之以法。而不掌握这些资源的普通农场主、经销商,即使知道里面有猫腻,也很难掌握确凿证据来公开指责行业内不合规的行为。
既然现有的认证体系似乎已难以继续维系整个行业的完整性与合法性,那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对其加以保障呢?
从体制内来说,美国农业部早在2020年就发布了一项拟议规则,意欲推进全面计划来防止行业内的欺诈行为。但另一方面,政策推进的迟缓和依旧存在的漏洞让许多从业者开始从建制外寻找解答。
比如,尽管美国农业部的USDA标志仍是权威的国家认证,如今许多其他认证也正在兴起作为补充。一些非营利组织也开始为农场提供新的二级认证,以提供比农业部要求更加严格的认证标准,比如纯土壤种植等。
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议事者和利益相关者都有助于有机行业摆脱现有体系的桎梏,而不至于害怕任何改变会毁掉整个行业。正如非营利组织“真正有机项目”(The Real Organic Project)的执行主任、同时自己也是有机番茄种植者的戴夫·查普曼(Dave Chapman)所说,“我们不能因为人们表达质疑就说有机标签正在失去光彩。人们质疑它,是因为人们应该质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