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帅军:从上海破防、教育殖民,再到中国人大、兰大退出国外大学排行榜
最近有两件大事非常重要!
一个是中央之政治局常委会召开新冠疫情防控会议,明确表态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
一个是前几日习近平总书记去了中国人民大学,参观访问,接见人民教育家代表,并发表讲话。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把总书记在人大的日程表、讲话,与四年前在北大的日程和讲话做个对比,看看其中的重点、用语有何不同。
为什么是在人大接见人民教育家代表,而不是其他学校?
四年前,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提出这个要求?显然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是做的非常不够,甚至有很大的问题。
曾几何时,我们许多顶级高校,紧盯的大学排名其实都是美英等制订的世界大学排名。在理工科领域,这还有点理由,还可以商榷。
但是在人文社科领域,这有什么道理?英美全都是资本主义,如此一来如何保证我们高校和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如何保证我们培养的不是他们的代言人?
这次总书记去了人民大学后,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这个标题很有意思。
人民大学是共产党办的第一所大学,渊源来自陕北公学。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那么哪个大学让党不放心呢?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那么哪个大学又辜负了人民的期望呢?被戏称留美预备学校的顶级高校,该作何感想?
在总书记去人大的前后,笔者又看到一则消息,人大、兰大、南大三所高校陆续退出国外的多个世界大学排行榜。这一举动的意义,与总书记四年前的的提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是一致的。
这三所高校退出国外大学排名的时间,其实是去年和今年。个人感觉,还是有点慢了。
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校三四年后,才有三所大学响应号召!试问,其他顶级高校在做什么?
此种速度,此种节奏,跟的上现在世界巨变的节奏吗?跟的上俄乌战争后世界巨变的节奏吗?跟得上海破防后中国变革的节奏吗?跟的上应对未来台海巨变的节奏吗?
现在世界的变化速度,一日等于过去的十年,而我们的高校变革的速度和节奏如何?
2017年、2018年,我曾经写过两份材料,讲述中国高校的制度性西化问题(非个别人的西化问题,而是系统性的、制度性的西化问题)。其中一些受到高度重视,并被收入了政策。
今天,在国内和国际局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再次对高校问题做一番梳理,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1
前一段时间,关于复旦五虎的话题热闹非凡。很多人说,复旦五虎是此轮上海破防的最大原因。某网红、惊雷、吴凡、小丰、必杰等都毕业于此。
我与沪上一些朋友交流过,也与一些毕业于沪上的精英朋友交流过,直到今天他们中还有人还对西方的说法非常相信。
前些天我刚算过损失,此轮上海破防,给全国的损失应该超过武汉时期的四万亿。如果没有复旦五虎,如果没有一些精英和知识分子从内心深处对美国和西方的顶礼膜拜,此轮上海会不会是另外的局面?我们是否可以避免这么大的损失?
可以说,上海破防这个事情,与我们教育界长期信奉英美标准、以西方标准为第一标准的倾向不无关系。
当然,我不是一棒子打死复旦,复旦也有维护国家利益的代表。比如张维为这样的。张维为是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维护中国制度、中国利益的优秀代表。他提出了中国模式这个概念。
不过,从国家治理、人才管理、人才协同治理、人才培养和定位的角度,我们需要知道几点:
张维为是近几年才加入复旦的,这是最近几年才有的变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讲话后才有的变化。
很多年轻人并不买张维为的账。这次上海破防期间,张维为被打的谣言为何传播如此广泛?为何很多人明知张维为被打是谣言,却还要传播,为什么?
有人说,是因为他把中国吹的太牛逼了,脱离了当下许多青年的实际感受。一边是伟大复兴的国家,一边却是极度艰辛的个人生活,买不起房、结不了婚、不敢生孩子,焦虑无比。如果你去B站看看张维为视频的弹幕,你就能知道年轻人是怎么看待他的。因为有些原因,网友不能直接批评张,所以网友就用各种拐弯的方式评论他。
张维为从不说国内的深层次问题、从不说任何尖锐问题。一个网友疑问,如果中国真有张说的这么好,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问题?那还要变革什么?如果中国真有张说的这么好,那么为什么会发生上海这样的事情?
一百个张维为,能不能挡住上海破防的脚步?
中国更需要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这样的为民请命,敢于直面问题、直面问题、直面问题!请注意我说了三次直面问题,如果直面问题都不敢,何谈深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一百个张维为,也难以挡住上海破防的脚步?但是如果上海有一批温铁军这样的学者和干部,上海的局面会不会像今天这样狼狈?
换句话说,如果中国有很多个温铁军这样的干部和学者解决中国的真问题,推动中国的变革,这些人将会成就张维为!甚至让他的中国模式青史留名!
但是如果中国高校把培养人才的重点放在张维为,却不是温铁军这样的敢于直面问题的,那么中国很可能会失败。那将是比本轮上海破防严重百倍千倍的失败!而当中国失败的时候,张维为的历史定位很可能就变成历史上的某林党。
一句话,张维为更适合对外宣传,更适合国际学术舞台。但是内部治理、国内管理、危机应对,更需要数量众多的温铁军这样的勇士。我们的高校,不能搞错人才工作的重点!张维为有一个、两个、几个就够了,但是我们需要很多很多个温铁军!
2
说了五虎,我们再来看复旦的一些文件,一些制度性安排。
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但是一旦转化为体制性的、制度性的安排,那威力就是巨大的!
我们来看复旦大学985总体规划(2010~2020)。这个规划明确提出:
“力争做到全部教师中1/2有海外学历。”
“力争高级职务比例由64%提高至70%(正高、副高各35%),增额主要用于海外人才引进和优秀海外博士晋升等。”
而在“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重心,大力推进一流人才引进几乎”中,更是明确指出“重点加大海外人才、海外创新团队和全时人才的引进工作。争取海外引进人才达到85%左右,特聘教授及以上岗位引进人才的全时比例约为2/3,校聘关键岗位1及以下岗位全时比例为100%。”
规划明确指出,要“推进青年教师长期公派出国项目培养,争取每年有150名教师9个月以上带薪公派出国,到2013年使75%以上的青年教师均有9个月以上出国深造经历。”
规划明确指出:“引进国际先进理念,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和教育评价方法,深化教育内容和培养机制的改革。”类似的表述在我们的高校极为普遍。
大力推进联合办学,“拓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类型,提高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合作培养国际视野、跨文化、跨学科的高层次人才”。
“加大博士生海外进修、科研和参加国际会议的资助范围和力度。继续推进全英文硕士项目的建设,逐步开设博士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加大本科英语课程的建设力度,并根据需求重点扶持,鼓励引进人员开始全英语本科课程。设立专项经费,聘请海外师资来复旦开设本科生课程”。
“加强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的学生交流和教育合作,继续推进复旦学生出国交流。到2013年,40%的合格本科生就学期间至少有一次机会到海外大学学习交流;到2020年,实现所有合格本科生就学期间至少有一次机会到海外学习交流。设立海外留学基金,专项资助学生赴海外学习、实习、参与科研项目。”
只要懂得中国字,都能懂得上面这些话的含义。西方的学术和教育水准高于我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样的国际化方案,与我们国家的教育性质符合吗?这样的教育倾向,是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3
上面的问题,不仅是复旦独有。曾几何时,这是许多顶级高校的普遍追求。
直至今天,没有在海外留学过的老师,基本不可能在名校任教授、副教授。国内众多211、985高校都或明或暗要求想提升副教授(副研究员)、教授(研究员)的人员在提升前必须到国外留学、研修几个月、半年、一年,否则不能提升。在任职副教授几年后想要提升教授时,又必须到西方国家再次镀金,否则不能提升。
甚而一些马克思主义学院也有严重倾向。排名前二的某高校,其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想调动中国社科院一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员去清华工作,却因为这位研究员没有留学经历,不得不作罢,因为人事部门无法通过。
排名前三的某高校,其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位老师想评副教授,院领导说必须去留学一年,不然人事部门无法通过。他在院务会议上对此倾向提出异议,但是也无法改变,最后不得不出国留学一年。马克思主义学院都是如此,都要接受西方熏陶,其他学院的情况就更是严重。
2014年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三所大学的LL.M.学生中(相当于中国法学硕士学位),来自北京法学院的学生接近或达到大陆学生的50%。
法学院的宣传文章宣称“这说明法学院的人才培养受到了全球一流法学教育同行的高度认可。”“未来法学院将继续坚持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
请注意,坚持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人才培养理念?
而北京大学的国际法学院,则由北大法学院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联合创办。主席为美国人杰弗里·雷蒙。
办学理念是“把世界通行的美国法律教育模式(J.D.模式)引入中国”。“教学上采用顶尖美国法学院标准、全英文教材,全英语授课,苏格拉底式教学”
北大官网介绍:“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一所引进美国法律教育模式(J.D.模式)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学院,北大国际法学院力求在全球化时代为中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跨国人才,同时,搭建高层次的国际性学术交流平台,增进中美以及国际间法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
这样的安排,这样的口吻,其中态度不言而喻!
4
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严重西化问题,更是长期以来的惯例。美国SSCI、A&HCI标准,一度成为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人文社科评价最高标准。
在很多重要岗位以及评奖体系中,是否在S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过相关文章,早已成为最基本条件。对其的推崇已蔓延到人才培养、人才招聘、考核乃至院校排名等所有教育和学术领域。只认“洋牌子”,不看学术质量。这种唯西方为首是瞻的标准,是极为危险的信号。
此种现象,在2018年后虽有所改变。但是根深蒂固,掣肘重重。新老更替几乎才刚刚萌芽!
在我们的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此种倾向表现的是如此鲜明。
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校已经四年,应者廖廖!
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校三四年后,才有人大、兰大、南大三所高校响应号召!试问,其他高校在做什么?
此种速度,此种节奏,跟的上现在世界巨变的节奏吗?跟的上俄乌战争后世界巨变的节奏吗?跟得上海破防后中国变革的节奏吗?跟的上应对未来台海巨变的节奏吗?
现在世界的变化速度,一日等于过去的十年,而我们的高校变革的速度是多少?
我们的许多高校建设,迄今为止,紧盯的学科排名、大学排名标准依旧是西方标准。
过去,每次西方的QS、THE、世界大学学术三大排名体系出炉后,我们国内院校和大报大刊都要大为鼓吹宣传一番,为自己在其中占据的名次沾沾自喜。
在这些排名中,英美的主要大学常年都是排名前10。譬如在法学领域,哈佛、牛津、剑桥、耶鲁、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墨尔本大学、伯克利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长年稳居前10位,排名前50强中绝大多数也都是西方大学。
我们来看国内顶尖高校在QS的学科排名,2016年社会科学排名世界前50的名单。
历史学,北大排名第38 ,剑桥第1;
法学,北大排名第21,清华第36,哈佛第1;
经济学,北大第33,清华第44,麻省理工第1;
社会学,北大第31,哈佛第1;
社会政策与管理学科,北大第20名,清华第37,哈佛第1;
哲学,北大第35 ,匹兹堡大学第1;
政治与国际研究,北大第29,复旦第36 ,清华第38,哈佛第1;
过去,每年的国外大学排行榜出来后,国内各个高校和媒体都会热议一番,进入其中的国内院校都发布新闻和报道,大加庆贺,引以为荣。
而现在,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高调宣传西方大学排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还在执行。依旧在向西方大学排名体系提供数据,参与西方大学的排名。
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一份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社会科学衡量标准和体系。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没有一份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社会科学衡量标准和体系!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没有一份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社会科学衡量标准和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大、兰大、南大退出世界大学排名,其实只是开了个头。后面的道路还异常艰难!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尹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