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生涌入县城之后

2022-05-24 4417 4
作者: 高越 周鑫雨 来源: 微信公众号“人物”

  这似乎是一个新趋势:越来越多的硕博毕业生正在涌入县城,他们下街道、入乡镇,进银行,做中小学教师。他们可能毕业于最好的大学,受过最高等的教育,在最大的城市里见过世面,而今他们挤进县城,竞争那些「基层」的岗位。

  比如,24名著名大学的毕业生去了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城。作为被引进的人才,他们中4人是博士,19人是硕士,唯一的本科生还是浙江大学毕业的。他们应聘的无一例外都是县级事业单位、乡镇和街道的体制内工作。

  广东和平县,证明了这可能并非个别情况。当地的橄榄枝抛出去之后,700多个硕博生愿意奔向这个小县城,毕业学校的名气也都响当当,包括清华、人大和国外名校等。

  有人说,这是人才浪费。也有人分析说,这没什么值得奇怪。一方面是硕博生年年扩招,已从「稀缺」变成「海量」,工作选择变得狭窄;另一方面,离开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去小县城找一份安逸的生活,也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新趋向。

  当然,还有人会问,扎进县城里,他们过上想要的生活了吗?他们是否甘于待在小县城里,又是不是实现了内心的安置?

  我们找到多名去县城的硕博毕业生,他们基本涵盖年轻人最热衷的体制内身份——公务员、在编银行员工和教师等。为了尽可能扩大样本,我们还找到一名非「体制内」的——回县城创业的海归硕士。他们讲述了选择县城的理由,以及在那里真实的工作、生活是什么样的。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很多人想追求一种舒适的生活」

  文佳,某211测绘学专业硕士

  县城自然资源单位工作

  从大城市来到县城很难没有落差感,但是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来到县城?还不是因为知道自己在大城市很难留下来。

  选择去别的二三线城市,可能要找一个不喜欢的工作,还没有体制的保障。这样一想,落差感就不会太大了——这已经是我在有限的条件下,主动做出的最满意的选择了。

  我是个工科女硕士,本硕专业都是测绘工程,研究方向是导航定位。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应该走入职场,当初选择考研,也是跟随着大部分人,希望通过读研得到一个高学历,再找到满意的工作。

  但是没想到,我还是被学历卡住了。真正考虑就业,是到了研三,当时考虑了两条,第一是继续我的研究方向,进研究所或者相关的公司,第二就是体制内。

  第一条路非常不顺利,跟我专业相关的工作基本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小城市是没有的,而且需要比较强的编程能力和专业知识。我尝试过自学编程,发现实在是头疼,也能预想到之后找到工作就是做这些东西,也不会开心。而且工科专业找工作还会对男女性别有限制,很多单位,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男生可以,女生连面试环节都进不了。另外,对口性强的岗位,强度也比较大。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