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麦克阿瑟演讲混进语文教材?假的!但是……
上周开始,网上有一个与中学语文教材有关的传言,说在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必修三)的“爱国的沉思”单元中发现了麦克阿瑟的演讲文《责任—荣誉—国家》。
由于小学数字“丑教材”以及教育界败类罗崇敏的问题爆发不久,麦克阿瑟这事也很快传播开来,网友们非常愤怒。
但这起传言并不是真实的,苏教版《语文读本》内容网上可以下载,我下午还特意去看了2006-2021的“必修三”,想对照一下,因为我有点半信半疑。
结果并没有麦克阿瑟的演讲文存在,那会是“必修一、二、四、五”吗?看了一下,也没有。
这说明,网上流传的封面图与内容图并不是同一本书。
另外从内容目录来看,爱因斯坦一个人占了三篇,也不符合常理。
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读本》,大家有时间可以下载看看。
古今中外都有,但麦克阿瑟的《责任—荣誉—国家》演讲在苏教版当中并不存在。
另一图目录里的《责任—荣誉—国家》一文又是哪里来的?我估计是某个课外读物,而且未必跟江苏教育出版社有关。
但是,就算是课外读物,麦克阿瑟的《责任—荣誉—国家》就能混进来吗?
无论是从中国人的国家立场还是意识形态来说,都绝不允许。
因为学生课外读物也是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信念的一部分,如果青少年从小就以为麦克阿瑟是什么好人,甚至是英雄,那么长大后对历史就很可能出现认知错误。
麦克阿瑟可不是什么好鸟。他父亲老麦克阿瑟是美国派驻菲律宾的首任总督,手上沾满了菲律宾人民的鲜血。
父子二人都是凶残无比的殖民者、侵略者。
1950年在朝鲜战场,麦克阿瑟欠着十几万中国志愿军的血债,如果不是杜鲁门出于政治考虑阻止他将战火延伸到中国境内的建议,连东北人民都会成为他的“荣誉”牺牲品。
麦克阿瑟的“责任、荣誉、国家”是说给西点军校学生听的,一切意义都是因美国利益而存在。
《责任—荣誉—国家》是一篇空洞无物的演说稿,当时他已经82岁,稿子是秘书写出的应景之作。哪怕是从单纯的文学性来看,这篇讲稿也不配塞入课外读物。
有的老好人说,青少年读物有《责任—荣誉—国家》,看看也无妨,里面也有可取之处。
但要知道,新中国自建立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和课外读物当中,有一些人哪怕文章写得再好,也绝不允许出现,比如附逆文人周作人、胡兰成。
因为要避免下一代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出现认知混乱。
正常国家对小孩子接触的教育载体都非常谨慎,美国以前极端到什么程度?由于仇视苏维埃俄国政权,美国学校将课堂上的地图留白--苏联那片土地不写任何名称,教师也不能提及苏联,直到1933年美苏建交这种现象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