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资本买通学术界?
资本在社会主义下的定位
自由市场和民选体制,并不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资本利益的最大化才是其体制设计和演化的先决条件。因此,资本必须凌驾于政治权力之上。
然而资本来自不同行业和集团,那么资本主义政府的主要任务自然成为充当他们谈判、分赃、妥协的平台,因此才采纳民选制度、因此才要求绝对自由市场、因此才强调三权分立、因此才美化权力制衡、因此才吹捧多元社会、因此才标榜自由媒体、因此才设计政党轮替、并将游说业制度化以便依赖半公开竞标来压低资本收买政客的价格费用。
相对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这和资本的利益有着根本性、绝对性的冲突,所以必然导致后者的抵制和反扑。
而唯一足够压倒资本、保护全民公益的力量,显然只有国家机器;那么很自然的,政治权力必须凌驾于资本之上,这正是中共素来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因。
然而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纳的体制选择和管理方法,并非全无是处,尤其市场经济在短周期的消费性行业具有先天的高效优越性;社会主义国家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充实国力,也就必须运用部分市场经济原理。
但我们不能忘却初心,所以切忌人云亦云、盲目模仿,必须从第一原则(First Principle)出发,客观、理性、独立地评估每个政策细节和专业特性,选择整体收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还必须仔细检验这些收益的分配问题,运用公权力来避免赢家通吃、或甚至以邻为壑的现象,并且尽可能进一步主动平衡社会各阶级的受益。
对资本腐蚀政治权力的预防
因为政府是对抗自私豪强、保护社会公益的斗争中,唯一足够强力的防线,负责执行的众多官僚自然而然地成为既得利益集团欺骗、渗透、收买和阻挠的重点对象。
这早在农业文明初起,就已是政治管理的最大难题;尤其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建立中央集权官僚体系的国家,有着两千多年的激烈斗争经验,近年来又特别注重纪律和监察,将这些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了,因而无需笔者多所置喙。这里只简短讨论利用科技来提高内部监管效率的新方向,亦即所谓的电子政务(e-government)。
虽然表面上,电子政务是将民间网络技术应用到政府公务的自然优化过程,有着全方位、多角度的效率改进,但从国家治理的大局来看,其中最重要的颠覆性新功能,并不是简化文书处理,也不是最近一些地方政府所尝试的用来监管群众、维持秩序,而是反过来让国家和民众能全面监督中低层官僚。
在世界各国的诸般尝试之中,只有俄国深刻了解这一点,将查税、审计这些特别容易得罪资本、引发贿赂贪腐的任务,改为通过网络以自动、集中、远程、匿名的方式来进行,并将过程录下存证。米哈伊尔·米舒斯京(Mishustin)就凭着在国税局长任内的这个政绩,而被一步提拔成为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