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失业了怎么办?


  昨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2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中提到了几个关于7月份失业率的数据。

  25-59岁成年人失业率为4.3%。

  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为5.1%。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

  16-24岁城镇青年人失业率为19.9%。

  毕业季就业难已经成为常态,经过疫情一折腾,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数据难看似乎也很正常。

  但难看不仅是失业率的数据,还有青年的未来。

  经济下行已经吹风了很多年,我们GDP的增速已经从21世纪头十年平均两位百分数的增速变成10年代一位数的增速,并且增速还是逐年下降的。

  根据奥肯定律,GDP增速的下降和失业率的上升是伴随关系。

  经济增长的速度变缓,意味着很多过去的常识将要发生变化。比如说年轻人的就业。

  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时候,处处都是蓝海,只要敢拼敢闯,大概率是能创出一番业绩的。像房地产行业、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等,一直是暴利的代名词,一夜暴富不是梦想。

  在这些蓝海领域,就业门槛也没有这么高。即使专业不对口,依然会有大批学生选择从事这几个行业。比如我的好几位同学,即使在大学学了四年的专业属于天坑,难以就业,但毕业后又报了培训班学习了几个月,就能够找份不错的高薪工作。

  经济好的时候,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但终究难违经济规律,资本的积累也是有周期的。经济下行的时候,蓝海也变成了红海。这也就导致,就业变得困难。

  有多困难呢?网上大学生们经常会捣鼓一个天坑专业排名,生物、化学、环境、材料过去是常霸榜首,现在越来越多专业也加入了这个排名,连过去十分火热的土木工程专业都上榜了。去年一个网红大猛子得以红遍网络,就跟这个专业有关,劝退了不少人。

  不仅是传统理工科的专业,文科类的专业更是艰难。根据一份某政法大学流出的表格截图显示,今年法学各专业的学生只有六分之一的学生找到了工作。即使除开因考研而暂时不就业的学生,这个数据也是十分惊人的。

  专业天坑,就业困难,反映的就是经济下行,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减弱。但就业与经济还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共轭的。

  要知道这群年轻人是未来社会的消费主力。在一般情况下,年轻人毕业后找到工作就会结婚生子一条龙,这其中会产生大量的消费,对带动房地产、婴幼儿产品、高档消费品等相关行业发展功不可没。

  现在,年轻人工作没找到,最直接的影响的就是消费水平降低,拖延了后续消费的时间。

  打个比方。有100个年轻人毕业后正常找到工作,后续结婚需要买100套房,100单位的整套家庭日用品,但因为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年轻人没有工作,会取消或延迟购买房子和相关家庭日用品,那就会产生至少20套房子和20单位的日常消费品的过剩。

  当出现产品过剩,企业利润就会降低,就需要考虑优化成本。优化成本最优先考虑的肯定是减少可变资本,直白点就是降低购买劳动力的支出,要么降薪要么裁员。

  这一轮操作下来其实又反过来影响到了就业。原先的失业人口没能消除,又增加了新的失业人口,对就业前景更加绝望,尚在就业人员战战兢兢害怕失业,两者相加,更不敢消费。

  如此循环,终成危机。

  那么就有了个新问题,危机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

  【文/红色卫士,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鹿林外史”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