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台海风暴,美强推台湾政策法
台海局势出了新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能会导致中美走向冲突,西太平洋版的乌克兰局势可能就在眼前。
据悉,14日美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将讨论《2022年台湾政策法》。该法本来是要在8月3日讨论,那时候刚好撞上了佩洛西访台事件,中美关系紧张,情势紧急,因而把法案的讨论推迟了。
这个法案很有可能引爆新一波的台海风暴,主要原因是,法案中,美国将把台湾指定为“主要非北约盟友”,Major Non-NATO Ally (MNNA)。
这个法案有几个引爆中美冲突的地方。
第一,除了把台湾视为主要非北约盟友之外,台湾驻美机构还将改变名称,从“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改为“台湾代表处”。
把原本的城市名称台北,改为台湾。这就像去年11月,台湾在立陶宛设立“台湾代表处”一样,变成了准官方,准外交机构。台湾方面宣称,这是实质大使馆。这个说法请参考维基百科。这就引爆了立陶宛与中国的外交冲突。
这个法案改变了美国与台湾的外交关系,等于变相地承认台湾的地位。而且,隐含了承认台湾主权地位,或者说,美国下一步就是承认台湾的独立地位,承认台湾的主权。
第二,这个法案改变了美国几十年来,对台湾的战略模糊政策,变成了战略清晰。
去年拜登两度脱口而出,今年又说了一次,会派兵保护台湾的说法,这个法案将会是在这方面一个变相的实践,把台湾变成了准盟友地位。
基于以上两点,美国如果通过了台湾政策法,将有可能引爆一个新的台海风暴,而且是比佩洛西访台事件更大的风暴。并且,中美关系可能会被推入一个比较难以预测,濒临冲突的境地。
我们先参考一下立陶宛的案例,立陶宛允许台湾设立“台湾代表处”,引爆了中立外交风波,也导致中国对立陶宛经济制裁。
美国这一次的台湾政策法,比去年的立陶宛风波更为严重。
也因此,往后的中美关系更难预料,中美关系将急速下降。
第一点,佩洛西访台之后,中国对美国实施了八项报复措施,五个暂停加上三个取消。三个取消是有关军事安全方面的。
基于这三项取消,中美两个军事大国在军事上是缺乏联系的,如果碰到更进一步的冲撞事件,两国在军事上的冲突,很难说不会发生。这就埋下了军事冲突的风险。
说得准确一点,由于八项报复措施中的三个取消,已经完全抹除之前中美元首会谈的任何默契,往后只要发生重大事件,都有可能会打破中美双方暂时宁静的关系,让两国走向冲突。这不是危言耸听。
第二点,佩洛西访台之后,解放军在台海进行封岛演习,按照我们的分析和判断,大陆解放军不仅仅是越过台海中线,进入台湾12海里,而且将会是常态性的在台海进进出出,包括军舰出现在台海,让民众肉眼可及的地方。我们的说法是,解放军等于是在美国所构想的第一岛链,拿下了半个台海区域,而不是点或线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