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结论:台湾问题我看没办法和平解决
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一直牵挂心头的就是台湾问题。
1975年底,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毛主席,还在思考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并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他甚至又特赦了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和特务,给愿意留在大陆的人安排工作,愿意去台湾或者香港的,也来去自由——这些举措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做台湾方面的统战工作。
毛主席临终前,曾对李敏说:南宋陆游的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以后台湾和大陆统一的时候,你们要告诉我一声。
毛主席最终没有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的那一天,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的那一天,更没有看到宝岛台湾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那一天,这无疑是他老人家的一大遗憾。
小兵在学习中发现,毛主席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和实践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他在晚年给出的结论是:台湾问题是没办法和平解决的;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第一个阶段:
武力解放台湾
其实,早在1949年淮海战役接近尾声的时候,毛主席曾要求当时三野实际负责指挥的粟裕研究攻打台湾问题。
为了实施渡海两栖登陆作战,毛主席也决定建立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并积极争取苏联的支持。
1950年3月,海南岛解放之后,毛主席曾准备1951年前后顺势解放台湾,并内定由粟裕担任50万解放台湾大军的总指挥,时任九兵团司令的宋时轮已经开始组织华东军区部队进行夺岛训练。只是,后来的朝鲜战争和美帝的武装干涉,让我们失去了一次解放台湾的重要机会。
朝鲜停战后,毛主席重提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并认为如果不及时向全国人民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没有及时根据这个任务在军事方面、外交方面和宣传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进行必要的工作,是不妥当的,是要犯严重政治错误的。
1954年底,台湾与美国签署了一个《共同防御条约》,台湾被置于美军的直接保护之下。
1955年,毛主席决定攻打一江山岛,除了能肃清浙江沿海国民党军队骚扰,保证生产畅通之外,同时还能测试一下美台“协防条约”的水温。解放一江山岛,是我军第一次陆海空联合作战,表明了我军拥有了现代化条件下的登陆作战能力,令蒋介石大惊失色。
1958年,毛主席决策炮击金门,挫败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同时支援了中东人民的反美帝斗争,充分显示出毛主席高超的军事斗争艺术和异乎寻常的智慧。
当然,毛主席也清楚地意识到,“水里的蒋介石”不同于“大陆上的蒋介石”,武力解放台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国的海空军建设要同自己的经济实力相适应。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