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下乡不是人民经济!

2022-10-08 6036 0
作者: 徐吉军 来源: 汉唐光辉

  国庆期间,三农专家忽然成为互联网焦点话题。

  恰好前段时间电影《隐入尘烟》引起的争议还在继续,很多爱国人士对于这种反映极端贫困的影片颇为反感,当然,汉唐本人对电影刻意凸显人性之恶也比较厌恶。这种呈现出来的恶,令人作呕。

  不过,很多人对电影《隐入尘烟》的批判,往往集中在贫困角度,认为对贫困的描述过于夸张,甚至有人言称活了六十年没见过这么贫困的现象。

  如果电影能够让人们正视现实中依然存在的贫困,那也不失为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品。

  一个发人思考的问题是,与电影中的马有铁相比,中国乡村有没有更贫困的家庭?很遗憾,答案是有,相当多。

  正因为农村落后,农业发展面临困难,农民生活困苦,国家才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正因为存在亟需解决的三农问题,也才有了所谓的三农专家。

  很多关心三农问题的人,十分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于是专家们不断的开药方,其中三农专家的药方就是“资本下乡”和“人民经济”。

  一、资本下乡

  何为资本下乡?

  资本下乡听起来非常美好,资本来到农村,通过三农专家鼓吹的生态农业,让乡村田园变成了世外桃源。

  在这个语境中,资本就像救世主一样,使命就是来拯救落后的乡村。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滴滴刚刚成立的时候,很多专家以“共享经济”的美名鼓吹滴滴对解决出行难题做出的贡献。当然,滴滴司机和广大乘客是举双手支持的,因为资本投入了巨资对车主和乘客进行补贴。在车主和乘客眼里,资本就是等着被薅羊毛的傻子,拿着钱来补贴大家出行,简直就是慈善家。

  在资本眼里,车主和乘客都是待收割的韭菜,初期的补贴可以视为施肥灌溉培育韭菜的投资成本。

  韭菜和资本双方互相把对方视为傻子。

  那么,究竟谁傻?

  坦白说,在滴滴最初出现的时候,笔者也不知道到底谁傻。

  通过资本的巨额投入飞速扩张三年,滴滴占据了90%以上的互联网约车出行市场。

  此后,车主开始被盘剥,乘客时常被宰熟多掏钱,出了问题之后服务态度越发恶劣,时常逼着乘客掏各种莫名其妙的取消费、调度费之类。我们才明白,到底谁是傻子!

  资本永不眠,从不当雷锋。

  你看人家是慈善,那是因为你看不懂人家的套路。

  到了2021年,滴滴因为赴美上市翻了船,各路韭菜才恍然大悟,人家不仅要赚大钱,还能倒腾数据危害国家安全呢。

  于是,群情激昂,口诛笔伐,批判资本无序扩张,已经威胁到国计民生。

  警惕资本无序扩张成为2021年的主要话题之一。

  不过,韭菜为啥割了一茬又一茬?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