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论人民经济
最近看到温先生提到“人民经济”这个词,有些学者惊恐万状,甚至放狗咬人,我觉得担忧过头了,这个词又不是什么新鲜的词,人民加后缀曾经风靡一时,每个城市都还有“人民路”呢。
有人说是开倒车,大包大揽啥的,从这个词诞生的那一天,就没有这个意思。按照中式文字的诠释很简单,就是一切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就叫人民经济。以我在车间干活这么多年,用农民工的思维来理解,厂里遵守劳动法,就是最低层次的“人民经济”,至于河南胖东来老总说,他每年把利润90%分给员工,这属于高层次“人民经济”,这和个人道德有关,我们也不能强迫别人这样做。
惊慌的学者他们是学西方经济学出身的,不愿意见到中国创造的词语,在他们知识结构里,只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非此即彼。其实他们没有看透美帝的本质,他们没有市场经济也没有计划经济,只有垄断经济,土地和能源都是被几大家族瓜分了,别人也进不去。即使现在跳出来一个马斯克,他们也挑明了说,不为我们垄断经济服务,你就是死路一条,所以现在马斯克也在为美国军工集团服务。
至于温先生呢,他说了人民经济这个词,也不是他的原创,而是很久很久以前伟人说的。不过温先生没有说透,或者没有具体展开,这就没有办法执行。经济学理论是动态的,它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改动,只要你的改动万变不离其宗,始终是维护人民的利益,它都叫人民经济。
1933的时候,伟人写了一篇文章,叫《必须注意经济工作》,那时候革命工作激烈开展,他提出要搞经济建设,但很多人反对,说应该革命胜利了,在和平的年代搞建设。
他说,这些意见是不对的,没有经济建设,革命的物质条件就不能保障,人民在长期的战争中就会疲倦。工农群众对生活不满意,影响到我们扩大队伍。我们要搞人民经济,这和革命工作并不冲突,我们只是组织者,动员群众去开展经济工作。
如何搞人民经济,他并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先去调研,然后才找到问题所在。比如农民为什么得过且过,有口吃的就不愿意再奋斗了?那是他们的地位出了问题,干的再多,得到的很少,就会出现这种结果。得给他们的地位提高,分完地之后,还得要农会保障他们的经济利益。
另外他发现一个现象,比如他去太和、万安两县的调查,农民五角钱一担谷卖给商人,而商人运到赣州卖四块钱一担,而商人把盐弄回来,一块钱七斤,运到我区,卖一块钱十二两,这不是吓死人的剥削吗?像这样的现象,我们再不能不管了,以后一定要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