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殴温铁军,你看到了什么?
温铁军的“人民经济”像是刨了谁的祖坟,收获了一群经济学家的恶语相向。
这不是学术争论,也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而是利益和立场的对撞,从撞击开的缺口望进去,能够看到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一,
当代中国的理论之争,已经直接表现为知识分子之间的斗争。
任泽平、马光远、向松祚等人再一次让历史规律重演,那就是面对知识分子的无情打击和思想镇压,常常和官方并无关系,它的动力都来自知识分子内部。
反右是这样,文歌是这样,昨天是这样,今天仍然是这样。中心一直是社会平等和社会公正,焦点是谁来掌握定义权。
所有的冲突和思想镇压,围绕的只有一个东西,那就是权力的归属。这个权力就是话语权,“与君王共治天下”之权,由谁来掌握“道统”的主导权。
为了这个权力,他们不但没有“君子和而不同”,不但不能在思想的对抗中走向新的天地,反而患上了精神压迫症,并通过他们的影响制造了认知的分裂。
从这种冲突和思想镇压中,可以看到中国历史最激烈的变迁。
二,
这种权力之争和思想镇压很容易将学术探讨变成一个审判机器,变成知识分子之间毫无节操地诋毁和伦理意识的原罪式推定。
历史上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知识分子之间推人落井和背叛出卖的丑恶表演。巴金曾经说过,“我对自己的表演,也感到恶心,感到羞耻”。可惜的是这样有羞耻感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温铁军擅长写“危机”,其实在思想领域,最大的危机就是知识分子群体的内耗。当知识分子失去了思想说服的能力,把谩骂和诋毁对手当作征服的武器,他们就已经失去了掌握国家民族发展命运的能力。
利益知识分子最大的追求就是永远成为时代红利的享受者,为此他们可以丑化有威胁的任何人和任何组织,可以和任何外部力量合流。
知识分子的内耗“自古已然,于今为烈”,这背后反映的是不同价值观和利益秩序的冲突,本质上是不同价值体系的较量。
三,
温铁军的对立面,是曾经拥有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解释权的精英力量。实践证明他们离权力越近,离救世就越远,离大众就越疏离,就会成为被遗忘者。
围殴温铁军,是这个群体焦虑感的爆发,是自由主义重返舞台的一次尝试,他们压抑不满的情绪需要有一个宣泄口。他们的目的不是温铁军,他们着眼的另有其人。
“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几十年来讴歌“自由化,市场经济”,一直站在“启蒙”高地上的“讲经人”,突然发现光环不再,还有被剥离的危险。他们就从对面找到了温铁军,试图以点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