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通:毛主席谈新农村建设

2022-10-05
作者: 周伯通 来源: 周伯通公众号

  最近几个已经退休的家伙,不在家里带孙子,天天为了“三农问题”争的面红耳赤,甚至开始搞人身攻击,最后居然陷入无聊的路线之争,说他是开倒车,说你是搞西化,结果粉丝们也非此即彼,为各自的阵营而摇旗呐喊。

  现在很多农村做的非常好,像长三角、珠三角的农村,城市里人羡慕得不得了,女人们很乐意嫁到这样的农村,到这样的农村做上门女婿至少得硕士学历。这种的农村组织程度非常高,不是单干能搞起来的,都是村级组织做出了巨大的作用,和当年他说的一样,农村人口不要引入城市,要让每个村庄有自己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农村人口过剩问题。

  做的好的农村,我认为还是体制内带头人的功劳,跟远在千里的专家搭不上边,而是本地村长和农民摸索出适合本地发展的路。但我党有个特点,做了很多好事,往往不宣传,私人媒体对这些也视而不见,一旦哪个农村有坏事了,媒体一窝蜂地就出来了,好像我们的农村就要完蛋了。

  超过城市人生活水准和幸福感的村庄,全国说得上名字的至少有上百个,于是落后的村庄就派代表去参观,想回家也这样搞,但往往又没搞成功。毛主席以前就说过新农村建设,不能照抄照搬,湖南有湖南的经验,福建有福建的经验。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即使战略方向是一样的,但战术的打法又是千变万化。

  在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他先不谈结论,而是先找出当前主要矛盾,那就是农民没地,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村生产力落后。那么他就拿出解决办法,把地分给农民,让农民成立农会,农村要搞机械化。

  如果你认为这样就是新农村,他认为也不对,这顶多是一个搞农业生产的地方,要让农村变成宜居的社区,还得搞教育、成立农技站,要有文化中心,比如放电影、唱大戏,还要有商业贸易,要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如此年轻人就愿意待在农村。

  他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经常讲到:一个方法顶多用30年,后面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每个王朝开始都是把田地平分的,三五十年后,居然好多人没田了,变成了流民,于是王安石这样的人开始搞变法,若是利益集团让步,再混个百年,如果利益集团不让步,那就到此为止了。

  他对土地属性思考很深入的,就是想跳出历史周期律,那就是后来的土地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现在有些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人对此有诟病,那是他被西方短暂的200年发展迷惑了,十年后西方也得走我们王朝的老路,那就是社会失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避免了土地兼并,即使以后某种原因,一部分人地多了,一部分人没地了,但不需要用血腥斗争的方式再分配,从法理上,随时都可以按人均进行和平分配。

  当今国家对农村问题特别重视,搞金融的、搞三农的、搞地产的都在发表自己的建议,居然这些人堕落到还在争议“公有”和“私有”上,土地可不是工厂,工厂算是生产资料,无关国家根基的私有了没有大的影响,即使两极分化了,还可以通过再分配达到平衡。

  而土地是一切生产资料之母,若是私有了,日后再提均田论,又要“满城尽带黄金甲”了,我们不能再重蹈老祖宗的覆辙了。那么我尝试着按毛主席的方法,来看一下现在的农村问题,以及可以尝试解决问题的努力。

  当今农村和农业人口的问题

  1,有些地方的农村发展的很好,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不要去折腾他,不能在农村搞运动战,一个号召下来,大家都一种搞法,小岗村成功了,南街村就不一定适合。2004年南街村的王宏斌做了汇报演讲,为了响应国家“一包就灵”的号召,把村办厂全承包了,结果搞得一团糟,只能走老路,然后走成功了。

  走不走老路,是看适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而不是说老路就是落后。在整个商业上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所有生意都值得再做一遍!你看电视购物的路走死了,然后移动视频发展了,把电视购物的路拿来再走一下,叫直播带货,一下子就又活了。这就是走老路,又能换新颜。

  2,有些农村没人了,不是振兴不振兴的事情,你白给他土地,他都不要了,变成了荒废村,这种无人村,看看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人的,若是如云贵川某些地方,村庄在悬崖峭壁之包围中,那没人就没了吧,就放弃掉这些村。若是交通尚可,有开发价值的话,我们还有挽救的办法。

  3,还有一些农村人口多,居住也比较集中,平日里以年轻人打工获得收入,老人们在家留守,这样的农村才是我们优先振兴的对象。

  搞农村建设,出发点一定要是有良心的,如果是吃肉的时候没念起爹,遇到困难了又开始打爹的主意了,那这不是搞农村建设,这是资本圈地,工业遇到瓶颈想起农村,和工业发达了我要反哺农村,这是两个不同的格局。

  当今城市和工业人口的问题

  谈农村振兴,孤立地去说农村,后面肯定是搞不好的,工、农以及金融,都是体系化的运作,才能帮助农村发展,现在工业生产过剩、金融资本过剩,要把他们从九块九包邮和网络放贷中解放出来,那么服务农村的广阔田地,也是他们一个很好的出路。

  1,以前工人吃香,不让农民变成城市户口,但是最终的全面工业化还是靠农民进城完成的。如今农村开始吃香,不让城市人下乡,这阻断了人口流动,那农村缺人,何谈振兴?当年北大荒变北大仓、围湖造田、农业技术升级和很多知青的努力有关,所以振兴农村,要解决城市人下乡的问题,至于用什么方法,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实践,后面我会说到。

  2,城市工业消费品生产已经严重过剩,而且是在低端内耗中过剩,用海克斯化工技术在做食品产业,同时农村的产品品质也没做起来,无论工农产品都没有做好消费者分层,全在搞价格战,最终搞成牛奶里没奶、啤酒里没麦芽、豆浆里没豆、蜂蜜里没蜜,这先是毁了农村产业,然后也毁了工业产品。所以说这次要振兴农村,也是为城市工业品升级,让部分企业跳出化学食品竞争。

  3,资本严重过剩问题,现在全球资本涌入中国,在工业上已经用不完,甚至都开始搞卖菜、卖料理包、放贷等要么低端行业、要么坑人行业里,这些资本可以在农村部分建设中发挥作用,但资本必须服务农民,而不是农民被资本控制,否则又会出现劳动者996奋斗后无所得的局面,我们对待资本不用那么客气,勇敢点向印度、越南学习,你不服管,我分分钟教你怎么做人!

  一省学一国

  搞农村振兴,不能头脑发热,一窝蜂地干同一件事情,比如号召搞城镇化,当地干部想到的就是农民上楼,你要是不上城里去,我把农村学校和诊所全搞没了,逼你去城市。这要具体问题具体看,若是在山疙瘩里,每家没几分地,你给农民安置房,让他去进城,这是积功德的事情。

  若是良田千亩,交通便利,农村人口比较多,家家有两层楼,你还用各种招术赶人进城,缺大德了。我见过一个村子,家家两层楼,但是他们还背了很多贷款,在城市买房,为什么?因为农村没有孩子读书的地方,这就是在破坏农村了。这种农村人口数量和经济条件,就应该就地城镇化,在这里建学校、搞手工作坊、做商贸、吸引城市人下乡才对。

  如果脑海中没有新农村蓝图,那很简单,走出去学习,但一定要根据自己所在地方的特点,把学回来的东西吸收、优化、然后变成本地特色。

  我拿苏南举例吧,这里的农村和日本农村很像,我指的是运作手法,日本农业在全世界很有影响力,主要是做品牌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而整个苏南农村走的也是这条路,走的很成功,虽然种的桃子我都买不起,还有本地猪肉我也买不起,但我仍然要鼓掌叫好!一个桃子几十块,一斤猪肉八十块,下乡采摘、买门票进农村庄园,我认为这做的对!

  但是都去学日本又不对了,毕竟苏南的农业只服务一部分人的,而且本地工业强劲,能消费得起自己的高端农业。全国都这样搞,一方面搞不成功,一方面会把国人饿死!

  像河南、东北这样平整的地方,肯定要学美国了,上大型机械,河南可能定位于平价粮路线多一点,若是大规模机械化,我觉得一个河南能养活全中国的吃饭问题,那么其他省份可以做差异化农产品了。

  有些省份山多,高低不平、生态环境非常好,可以和欧洲一些国家,比如瑞士学习,搞生态农业,还可以做人文旅游、养老定居等。

  像西北地区,可以学习以色列,人家在沙漠上搞的农业,一个农民就养活了400人,要好好学习他们。

  如何解决人口流动和土地权属

  那么振兴农村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农民担心的是资本下乡吞了自己的土地,资本担心我投了钱之后,村民天天隔三差五干我。马云为何去荷兰买地种了,因为在西方,操作很简单,你给钱我卖地,钱货两清。如果你认为西方这样搞就很好,我们要全面学习,那又错了,因为这种自由买卖,从我国历史上一直玩到清末,每隔270年玩砸一次,你还要再玩吗?

  如今欧美靠工业福利在养闲人,你还看不出土地兼并的坏处,过几年他们工业衰落,养不了闲人了,那这些闲人就会搞起“土地战争”,现在他们是不敢出来抢我们了,那必然是在自己的内部厮杀。

  但是你不解决农民的担忧和资本的担忧,没钱去农村,那农村又如何振兴呢?这也要分地方来制定策略,老百姓是相信国家的,一望无际的平原,建议国有农场拿下来,或者国有资本控股的公司来做,农民放心把土地交给国家,国家再分红给他们。

  所有地方都是国资来做,也不现实,但是让农民直接对接资本,农民也不愿意,现在已经有矛盾了,有时候私人老板地租拖着不给,没做好,老板一跑了之;另外承包了村子的里湖养鱼,还没养2年,整个湖水变黑、恶臭,他们在湖里倒抗生素和催肥的饲料等等,资本搞的都是短期利益。

  我觉得村里要成立一个公司,现代化企业的那种,村里所有土地挂在这个公司下面,然后由这集体性质的公司出面和资本投资对接,这样才能确保村民权益,并有力量去监督资本在农村的所作所为,无论是承包费还是分红模式,后面由村里的公司和村民结算。

  大家不要惊讶,农村里竟然办公司办厂啥的?在五六十年代,司空见惯,到处是小厂,后来单干了,这些厂消失了。苏南再次崛起,是捌玖十年代,农村乡镇再次办厂,才又再度崛起。

  土地公有,使用权私有,土地性质不变,确保使用者正当权益,大家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我建议互联网老总们赶紧从国外回来,投入新农村建设,这是新一轮机会,你们的财富在国外基本是保不住的,你这一代或许还在,下一代的财富百分百会被白皮们搜刮的一干二净,瑞士银行就是靠吞死人钱发家的,汇丰银行、花旗银行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拭目以待吧。

  还要解决的是人口流动问题,什么城里人不让来,外乡人不让来等等,这严重制约农村发展,因为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但是你村集体成立了公司,这个流动人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来投资或者来打工的,当然可以来啊,南街村、华西村外来人口多的是,这哪有什么障碍呢。

  江苏村庄运作的一个例子

  振兴农村,不仅仅是种田。把农村搞富了,需要很高的智慧的,首先得有人才,其次要规划、再者要懂金融。我就举江苏村庄的例子。

  这里兴起了乡村规划师,在一个新农村建设前,会做很多调研工作,乡村规划师、经济师、银行、农业局等等都会参与计划。

  然后会把土地分类,1、基本农田,用途还是农业种植,2、湖水区域,发展水产业,3、山地或价值不高干地,4、农民居住区。

  农民居住区不变,但建设新房需要报备,按规定去建,把村里道路让出来;基础农业和水产业自己弄或者租给外人弄,村里都会协助;这里要说下有些山地,土地性质变了,做成了商业别墅,卖给城里人,这种地没有种植价值,但却为农村带来了创收,也是农民一致同意的,这种商业别墅是有产权的,一套要五六百万起步的,老板们买了,还顺便带来了在农村的投资。

  结束语:

  很多人对农村的担忧,是怕和美国模式那样,政府允许大资本兼并土地,为了兼并土地,资本会用尽一切手段将农民全部赶出农村,而城市里高昂的生活成本又会把农民挡在外面,于是只有一个地方能呆了,那就是城市贫民窟,最后发展成和美国一样,大街上全是流浪汉。

  但毛主席说过,土地公有的状态下,如何让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不同的阶段都可以进行不同的尝试,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把农村的蛋糕做大,但又要把蛋糕分给农民,不坚持这一点,农民是不答应的,农村建设就搞不起来的。

  现在一些专家学者争论的很厉害,他们总是以为老人家一辈子在搞意识形态,其实大错特错也,他海纳百川,然后融会贯通,把采百家之长又改变成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案。在1972年,他打开了对美国交往的大门,因为那时候,家里已经有了打狗棒了,他说:“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

  懂得了他的方法论,我们就明白了,只要坚持资本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人民当资本奴隶,那么资本下乡也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毛主席在1949年建国之前,就警告大家:可以利用资本,但必须有限制。在1930年的时候,他就说,当前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应该集中主要力量搞经济,实行“大盐业计划”、“大军工计划”,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搞活经济以后再考虑革命战争。

  1945年《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毛主席指出:“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是我们所欢迎的。但欢迎外国投资是有条件的。”

  “但是中国资本发展的存在,不是如同美帝国主义资本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的,它将被限制地发展,资本可以有它的回报,但归根结底,它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

  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上,大家也无需视资本为虎狼,主要是看当权者有没有掌控和引导他的能力。我们经常匍匐在资本脚下,总以为他给了我们一碗饭吃,而实际上改革中,让资本参与,而是老百姓给了他们挣钱的机会,纵观整个亚洲,我们是对资本最为友善的国家了,如果资本得了经济上的好处,他还要欺辱老百姓,甚至要想夺权,那必定是不能得逞的。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