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坠入深渊
1991年12月8日,一度强大到令世界颤抖的苏联,已经奄奄一息。
这一天,白俄罗斯西郊别洛韦日森林的一栋别墅里,来了三个老头,他们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白俄罗斯总统舒什凯维奇,以及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
别洛韦日会晤中的三位主角
他们将要商讨的,是这个红色帝国最后的命运。
关于未来的国家前途,三个人的意见并不统一,叶利钦提出,要建立一套独立国家联盟的形式,互帮互助,共渡难关。而克拉夫丘克则强烈反对:既然都分家了,还保留联盟的形式干嘛?要分家就痛痛快快地分!
而当时的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弗拉基斯拉夫·阿恰洛夫,正在不停地往克里姆林宫打电话,向戈尔巴乔夫要命令,出兵别洛韦日森林去阻止这场有预谋的分裂活动。
但此时的戈尔巴乔夫正在和叶利钦讨价还价,自己的退休金给多少,住的别墅,用的汽车及秘书警卫能不能保留等等,所以对阿恰洛夫的警告不理不睬,也失去了最后挽救苏联的机会。
最终,令克拉夫丘克满意的协议达成了:解散苏联,乌克兰获得了独立。
历史的车轮开始转动,志得意满的克拉夫丘克没有意识到,乌克兰从独立开始,就走向沉沦的命运。
1 剪不断理还乱的俄乌历史
别看现在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打生打死,但从历史上看,二者基本没啥区别。
历史上的乌克兰人与白俄罗斯、俄罗斯人一样,都属于东斯拉夫人建立的古罗斯国家——基辅罗斯公国,大家其实都是罗斯人。
但是13世纪时,蒙古大军的到来使它们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基辅罗斯公国东部的俄罗斯被蒙古大军征服,姗姗来迟的西斯拉夫人不仅没有救援,反而吞并了罗斯公国的西部领土,乌克兰和俄罗斯这一对亲兄弟就此开始分离发展。
在长达400年的时间里,乌克兰先后被立陶宛、波兰以及“波兰-立陶宛共和国”统治。
等到俄罗斯赶走了蒙古人,就发现曾经的乌克兰小兄弟在波兰人的统治下苦不堪言,于是在乌克兰哥萨克的协助下击败了波兰人,签署了《佩列亚斯拉夫合约》,夺回了乌克兰。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北定中原后,面对曾经的沦陷区汉人,采取了一视同仁的政策,哪怕搞出个南北榜科考,也要给北方汉人一个公平。
但是沙皇却没有这种政治智慧,在沙皇看来,自己才是继承了罗斯公国的正统,而被波兰、立陶宛人统治几百年的乌克兰人已经是“异族”,所以乌克兰族多数被认定为“农奴”,受尽了沙皇的压榨,这也为失望的乌克兰人的离心倾向埋下了伏笔。
1917年十月革命后,乌克兰迅速崛起了很多分离分子,比如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敌人彼得留拉政权,就是一支想把乌克兰从俄罗斯分离出去的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