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跃飞:俄乌战争新观察之一 ——对当前态势的几点评估
俄乌战争自上月24日爆发到现在已近20天了。总体看,战果没有在开战初期预期的理想,人们普遍预计的一周之内拿下基辅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实际上,开战后一周多的时间内,连一个像样的大城市都还没有完全占领呢。据此,许多人对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和普京团队的领导能力产生了怀疑,有的人预言俄罗斯将陷入战争泥潭,个别人甚至干脆下结论说,普京必败。此时,主流媒体异常的淡定,自媒体却火力全开,各路信息漫天飞舞,莫衷一是。国内据说是背景深厚的某学会领导甚至跳将出来公开扬言中国应该与俄国切割,转而选择西方,加入所谓的世界主流。一时间搞的战争形势扑朔迷离,令公众一头雾水。值此战争的转折点之际,笔者感觉有必要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评估和梳理,
一、当前,俄乌战争正处在决战阶段。
要正确地认识这场战争,需要仔细研究普京总统在开战前的讲话,这个讲话绝不是一般的宣传手段,而是俄罗斯进行这次军事行动的总纲领和总的指导思想。他说:“乌克兰对我们来说不只是一个邻国,它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我们的朋友,而且是我们的亲戚和近亲属。”“此次军事行动的目标在于保护那些八年来一直遭受基辅当局欺凌乃至种族灭绝的人们。为此,我们将致力于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并将那些对包括俄公民在内的平民犯下无数血腥罪行的分子绳之以法。”“此番行动并非意在侵犯乌克兰及其人民的利益,而是为了保卫俄罗斯自身、为了击退那些绑架乌克兰并试图利用其危害我国及我国人民的分子。”可见,这场战争的性质不是俄乌两国的对抗,甚至不是两国民众的对立,针对的是受西方扶植、对内压迫人民、对外投降卖国的政权,要消灭的是的对乌克兰人民实施种族灭绝的纳粹势力。以此为基本立场和出发点才能够清醒、正确地认识这场战争的基本性质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首先,军事进展为什么缓慢?24日的战斗打响后,除了开始的一个多小时里,俄军基本瘫痪了乌克兰的空军和海军以外,部队穿插推进的并不顺利,大约一周多的时间,除了对包括基辅在内的几个大城市进行了简单的围困外,总体进展并不理想。这里的原因除了战场经验、突发情况、后勤补给等因素外,主要是顾忌城里的民众,这使得俄军不能用重武器进行清剿乌军,因而导致进展极其不顺利,不得不停下来,围而不打。此后,双方进行了几轮谈判,就是落实俄军提出的建立“人道主义走廊”问题,目的是让民众尽快撤出城市,以避免伤亡。战场出现这种状况,恰是俄军落实普京总统讲话精神的表现。这种打法,在敌对国之间的交战中是较少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