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虹:同是底层人,“相煎何太急”?


1.jpg

同是底层人,“相煎何太急”?

——阿Q群体欺负更弱者的揪心

  近日看到关于底层群体欺负更弱者的报道和视频,有“农民工楼下避雨吃饭遭保安驱赶”,也有“工地上心酸一幕!老人被男子欺负,不依不饶步步紧逼”,还有“真实工地生活,连食堂打菜的员工,都是高高在上的感觉”。无论保安还是打工者,无论是老年打工者还是年轻打工者,无论是工地的炊事员还是下苦力者,实际上都是生活的底层,只不过底层中还有更弱的底层。可同是底层打工人,同是用苦力讨生活的人,本应互相关照互相帮助,却出现年轻苦力欺负老年苦力、保安欺负民工、打饭的鄙视下苦力的荒唐。尽管这几起事件是个别的,不代表农民工群体乃至工人阶级的素质和道德水平,但却血淋淋地展示了“强的欺负弱的、弱的欺负更弱的”现实,这等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弱肉强食,堂而皇之且接连不断地发生在社会主义社会,实在让人感到痛心和揪心。无论如何都应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这些事件。

  事件一:据新浪网2023年06月16日披露《工地上心酸一幕!老人被男子欺负,不依不饶步步紧逼……》。网友跟帖:“都是苦命人何必如此,工地老人被人欺负不依不饶”。同事说,老人被欺负后就再也没有看到他,显得心酸又无助。

2.jpg

  事件二:据齐鲁晚报报道《农民工楼下避雨吃饭疑遭保安驱赶 公司回应:会调查核实》(齐鲁晚报,新浪网2023年06月16日)。6月15日,广东深圳,网曝一公司保安驱赶在门口避雨吃饭的农民工,视频中一男子对农民工说“我们这里不准吃,讲点道理”。6月16日,该公司工作人员称,会去调查核实,并向领导反映该问题,如果保安确实作风有问题,会有相应处罚。

3.jpg

  事件三:据自媒体披露,工地炊事员在民工面前就有高高在上的感觉。现实的工地生活,连食堂打菜的员工,都是高高在上的感觉。没办法,毕竟能在工地开食堂,都是有背景的。

4.jpg

  事件四:据网易披露,《保安打农民工为什么这么凶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网易2022-12-18),多名保安与民工冲突。看到保安打农民工这样的事情,而且打得这么狠,打到骨折伤残的程度,一下就想到了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虽说警方已立案,但给人的思考却是深刻的。

5.jpg

  有句俗语叫“穷帮穷,富帮富,麦糠不能做豆腐”。用麦糠不能做成豆腐,简单生活常识,形象地说明“穷人只帮穷人、富人只帮富人”,贫富之间没有共同利益、不会互相帮助的深刻道理。这个俗语的另一说法,是“穷帮穷,富帮富,官面帮财主”,更准确映射出封建社会穷人关心穷人相亲相助、官府跟财主同类相护的社会生态。而新凤霞在《傻二哥》“我谈起当年的老邻居,傻二哥说‘穷帮穷,富帮富,官面儿帮财主。全靠了穷邻居们,才熬到解放,才熬到了头哇”的话语,便是这句俗话的有力印证。于是党领导人民闹革命,以阶级弟兄为纽带。当年提起阶级弟兄,真是亲得不得了。即使生活在富豪家庭的革命者,对待阶级弟兄也要比剥削压迫群众的爹娘还亲。解放后的团结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了大局、为了阶级弟兄毫不犹豫做出牺牲。《龙江颂》表现的就是1963年春东南沿海某地发生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龙江大队为了支援阶级弟兄,引水给后山干旱地区的九万亩地,先是牺牲三百亩良田,由于旱情太严重,又坚决执行县委堵截九龙江的决定,龙江大队全部淹没两千多亩庄稼,唱出了为大局牺牲局部利益的共产主义凯歌。其中就有“当前抗旱任务重,抓紧农时不放松。旧水车修好自己用,抽水机支援旱区阶级弟兄”的经典话语。而发生在1960年的为了抢救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山西河南北京和人民解放军乃至全国各地全力以赴的感人事件,更是阶级弟兄相亲相爱的真实写照。《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入选语文课本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即使后来不再提阶级、阶级弟兄,也依旧流行那些流传千百年众多的“宁向穷人借一斗,莫向富人求一口”“庄稼人靠牛吃饭,财主靠穷人吃饭”“落雨莫爬高墩,穷人莫攀高亲”“吃力的不赚钱,赚钱的不吃力”“坐轿不知抬轿苦,饱汉不知饿汉饥”“只帮穷人支锅,不帮富人吃喝”“穷人知道穷人苦,穷人见了穷人亲”“人不穷一般大,水不流一般平”等谚语俗语。近日所发生的底层欺负更弱者的同类伤害,的确有违古训,颠覆千年传统。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