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的终局如何?
长期关注新潮沉思录的读者朋友可能还有印象,笔者曾经先后多次对恒大集团的兴衰历程进行过分析,而本文将极可能成为笔者长期以来对恒大持续关注的句号,因为恒大就在不久之前,在经历长达两年多的ICU抢救后,正式宣布拔管,即将进入后事办理环节,迎来自己命运的终章。
这一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在7月17日,从2020年起就以各种原因借口再没有公开披露过自身财报的恒大集团一口气在港交所公告了2021和2022两个财年的财报,以及2022年的半年报,给了市场一点小小的夏季震撼。
最新的2022年财报中显示,恒大集团负债总额人民币2.43万亿元,总资产为1.84万亿,收入为人民币2300.7亿元,净亏损合计人民币1258.1亿元。
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恒大净资产为-5991亿元,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继续通过金融市场获取融资已经不再可能,一方面是资产已无法抵押,另一方面信用也已破产,输血通路彻底断绝。
从利润表的角度,恒大所亏损的1200多亿元,几乎相当于在港上市的中资房企亏损总和,也就是融创中国(-298.92亿元)、富力地产(-157.79亿元)、正荣集团(-146.17亿元)、佳兆业(-130.42亿元)、华侨城A(-127.67亿元)等。我们都知道这些房企近两年都曾先后被拉出来当成房企辉煌不再、崩溃在即的标靶示众,也都是各自施出浑身解数生扒了几层皮才勉强度过难关,而相当于这一大堆困难户困难之和的恒大,很难想象黔驴还未技穷。
引自同花顺数据
当然,最让人震惊的是,作为一个对现金流要求极高的高资本、高周转的行业巨头,其账上现金仅仅只有43.34亿元,即使算上受限制现金99.71亿元也不过140亿出头,这也宣告着即使恒大硬着头皮“保交楼”,试图通过把自身囤积的房地产项目完结以获得回款也几乎成为幻想,这点现金放在过去恐怕也就是恒大一个三线地级市的销售和施工预算而已,根本无法继续维持恒大的正常运转。
我们要知道,恒大是在2021年底被广东政府派工作组入驻接手的,换言之整份2022年的财报已经是恒大作为一个脑死亡的植物人在政府强力驱动和干预下所取得的业绩了。以政府的一贯行事作风,但凡尚有可为之处,都不会把这么一份难看到极点的病危通知书公之于众,要么就是恒大已经积重难返病入膏肓,这份报告已经是穷尽一切美化手段后的结果了,救无可救;要么就是恒大已经彻底被切割放弃,政府也已经像当年海航集团一样提前做好了方案,就等官宣拔管后启动破产重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