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无牌公务车上路,特权思想为何如此任性?
题记:“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走正道、有作为,最根本的还是要守法纪,常思律己之益、常思放纵之害,时刻谨记行为的“警戒线”。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更要主动将自己置于规矩之下,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按规矩制度办事,不要搞特权思想,规范从政行为严明纪律规矩、严格接受监督,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近日,河南省信阳市级观摩团使用多辆无牌照大巴车在公务活动中上路行驶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议论。视频画面清晰地显示,执勤交警并未对这些无牌照大巴车进行拦停处罚,反而帮着指挥交通,这一幕令许多人感到不解和愤怒。
据媒体报道,当媒体记者询问交警部门关于此事的原因时,交警支队表示公务车无牌照是不允许上路的,但对于为何未阻拦该行为,交警支队却暂时无法给出明确答复。
这种回应让公众感到难以接受,因为交警作为维护交通秩序和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部门,应该清楚地知道无牌照车辆上路是违法行为,并应该依法处理,而不是选择视而不见,选择性执法。
据相关信息披露,7月24日,涉及信阳市长、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活动中使用这些无牌照公务车。
笔者认为,作为地方领导干部,因为公务在身,有一些规定之内的“特权”在所难免,可是,涉及交通公共安全领域,容不得半点马虎,不能将特权无限扩大化,追求“权力通吃”的场面。无牌照公务车上路这在沿海城市来说绝对是耸人听闻的新闻,也没有哪个领导会搞如此特权思维,在依法治国的语境下,现在这种现象鲜有耳闻,想不到中原大地河南信阳市竟然给广大网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官员特权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层领导多次强调,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并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带头廉洁治家,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高层领导关于反对特权的重要要求,再次告诫和警醒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所谓特权,就是凌驾于法律、制度规定之上的特殊权利,是“四风”和腐败问题产生的病灶源头。
信阳市相关领导坐在无牌照公务车上,享受的是酣畅淋漓的特权快感,可是把政治规矩和纪律置于何地呢?既然是去基层调研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活动,就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亲历亲为给民众做好表率,而不是知法犯法,凌驾于法律之上,我深刻理解当地交警的无奈,对于这样“权大于法”的特权官员,地方交警只能选择性忽视,选择性执法,笔者不认为地方交警是对权利的“献媚”。而是一种较为理性的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