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原本就是陷阱,如今图穷匕见
据“第一财经资讯”消息,9月19日,融创在美国根据《破产法》申请破产保护。报道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此前包括佳兆业、当代置业、荣盛发展等多家房企均在美元债重组过程中获得了第15章认证。按融创此前公布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27.5亿美元强制可转债,加上10亿美元可转债,以及按照13.5亿港币价格转为融创服务股权的债务最多约7.78亿美元,即融创通过俩转股消减债务总额将超过45亿美元。
这个记者的说法,有些花,不太容易理解。
我的理解,融创到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的这个操作,与前段时间的恒大到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操作,是遵守同样的法规和条约,属于同一个配方,都是置欠中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及中国投资者的债于不顾,但对所欠美国的债务,却要保证清偿,可能还要由中国的主权银行和金融机构承担清偿责任,否则就是中国方面违背相关法规和条约。
融创如此效仿恒大,足以说明,中国在处置恒大问题上,应该还没有出台能够有效地维护中国的银行和投资者利益的办法,或者,虽然有这样的办法,但受到了阻挠。因为恒大问题处置得没有章法,未能挫败华尔街金融寡头勾结中国官僚买办资本势力给中国设置的金融陷阱和骗局,所以,融创等企业才会胆大,才会步恒大后辙。不难理解,如果恒大、融创如此行径得不到遏制,那么,会有更多的房地产、金融企业或者其他什么企业,会再次步其后辙。因为,中国有好多类似恒大和融创的带有极强买办性质的巨型房地产、金融或其他企业。
我本人认为,此类行业、企业早在诞生时,就是给中国设置的骗局,并且在相关金融、货币、经济、贸易、汇兑、注册、登记等领域有关法律法规的保护下,在相互勾结的美国金融资本、中国官僚买办资本的控制下,在各级金融机构的支持下,这个骗局变得越来越大、涉及的财富和投资者越来越多。
骗局,早晚总会被识破,但等到中国识破此骗局时,所被骗的财富损失和涉及的人员太多,足以让中国投鼠忌器。
那么,为什么恒大、融创等会选择这种时机到美国申请破产保护呢?
事情可能还要从中国这方面的经济政策说起。
还记得脱虚向实、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助、房住不炒、制造业2025、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自己的碗里装自己的粮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吗?这些都是美国人最警惕的政策,也是美国方面最为反对的政策。而且,美国人反对中国搞这些政策,是公开的,中国自己的一些大名鼎鼎的主流经济学家,也是公开反对这些政策的。我不想再举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