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科技成就 之二十(1973,1974 上)

2023-09-20 1569 0
作者: 井冈山观心 来源: 井冈山观心1921公众号

  接上期。

  有⼈说,新中国前三⼗年的⼯业化是废铜烂铁;有⼈说,新中国前三⼗年没有什么成就;有⼈说新中国前三⼗年科技没有成就;也有⼈说⽂⾰⼗年更是没有科技成就。

  事实是什么样呢?

  笔者根据《中华⼈⺠共和国⽇史》、《伟⼤的⼗年》(1959年9⽉出版)、《中华⼈⺠共和国⼯业⼤事记》、《中华⼈⺠共和国经济⼤事记》、《⼈⺠⽇报》等资料,对新中国前三⼗年的成就做了整理,作为⼀个系列,逐篇介绍给⼤家。

  1973年1⽉23⼀机部批准济南汽⻋制造⼚扩建设计,要求该⼯程早⽇建成投产。

  1973年3⽉天津市⼈⺠制药⼚1971年试制成功的⽆菌注射液卡氮芥,通过鉴定投产。卡氮芥对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癌性侵犯,有较好疗效。

  1973年4⽉20⽇⼀座现代化的⼤型煤矿——⼭西省⼤同矿务局云岗煤矿建成投产。

  1973年4⽉29⽇南京——安徽的220千伏宁芜线建成投产。⾄此,安徽经江苏与上海、浙江全部联⼊220千伏系统。

  1973年4⽉酒泉原⼦能联合企业后处理分⼚镎——237⽣产线建成投产。

  1973年4⽉轻⼯业部钟表研究所试制出第⼀块指针式⽯英电⼦表。

  1973年5⽉30⽇⼀座年产120万吨原煤的现代化煤矿——⼭西省汾西矿务局⾼阳煤矿建成投产。

  1973年6⽉27⽇我国在西部上空成功地进⾏了第15次核试验。

  1973年6⽉陕西省宝鸡氮肥⼚在碳酸氨⽣产中,使⽤了钛制氨⽔泵。钛材⾸次⽤于中国化肥⼯业。

  1973年8⽉26⽇新华社报道:中国第⼀台每秒钟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计算机试制成功。这台计算机是由北京⼤学、北京有线电⼚和燃化部有关单位共同设计试制的。它字⻓48位,内部储存器容量13万字,加上磁带机、磁盘机、打字机、作孔机和输出、输⼊机等共有9种22台外部设备。经过3000多⼩时的试算运转证明,它的性能稳定,质量良好,主机的解题能⼒,外部设备和管理、语⾔编译、符号汇编3套程序等主要指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

图片

  1973年8⽉四川卧⻰河⽓⽥脱硫⼚建成投产,⽇处理天然⽓300万⽴⽅⽶。

  1973年8⽉⼴西⽩⾊盆地⽥“东凹陷1号”探井获⼯业油流,发现⽥东油⽥。

  1973年8⽉北京⽯化总⼚从⽇本引进年产30万吨⼄烯等抽提装置及相应的炼油、化⼯配套装置开始动⼯建设。

  1973年9⽉3⽇中国第⼀台天⽂测时测纬⽤的光电等⾼仪研制成功。经过将近两年的观测使⽤证明,它的性能良好,达到了国际先进⽔平。我国在1968年底,由中国科学院的各有关研究所、⼯⼚的⼯⼈和科技⼈员,组成“三结合”研制⼩组,⾃⼒更⽣,奋发图强,在两年半的时间内研制成功了第⼀台光电等⾼仪。这台光电等⾼仪装配完成后,经过调试修改,测时精度达到了千分之三秒,测纬精度达到了百分之四⻆秒。

查看余下7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