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冯德莱恩立“新功”,中欧要打贸易战?
据法新社、路透社报道,欧盟于10月4日正式启动一项针对中国的调查,它表示有“充足证据”证明中国存在可能损害欧盟产业的电动汽车补贴,欧盟将在13个月内完成调查。
从10月4日起,欧盟有权向中国电动汽车征收9个月的临时反补贴税。
如果调查成立,欧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27%的关税。
有意思的是,这项调查是在“在没有接到欧盟汽车行业书面投诉,也不代表该行业的情况下”进行的。
也就是说,它是欧盟人为制造的一场可能爆发的贸易战。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德是最主要推手之一,她是要在明年任期届满之前,为美国再立“新功”。
因为中欧贸易战一旦开打,谁是最大获利者不言而喻。
欧盟的行动,并不是突然发生的。9月13日,冯德莱德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发表“盟情咨文”时就专门提到了中国电动车。
她说要对中国电动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而这件事在水面下的运作已经进行了好几个月。具体负责人是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雷顿(法国人)
这表明法国在背后推波助澜。
就在冯德莱德发表“盟情咨文”后第二天,9月14日,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在巴黎出席“巴赫瑞中秋晚宴”时提醒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是保护主义,保护的是落后,伤害的是欧洲消费者,希望欧洲国家谨慎行之”。
中国商务部随即也发出警告:中方对此表示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欧盟此举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德国政府(除了贝尔伯克)和企业界也反对欧盟的做法,他们认为中国如果进行报复,那么德国汽车行业将成为牺牲品。
9月25日,欧盟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率团到北京与中方举行“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双方达成了多项共识,但在所谓的“电动车反补贴调查”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
由于中国的警告和德国的反对,欧盟内部对是否正式开展针对中国的调查出现了分歧。
但就在此时,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来到了欧洲,她说美国非常同情并理解欧盟对中国发起电动车补贴调查,20年前美国也曾有过类似情况。
戴琪就是来给冯德莱恩打气的,同时暗示美国站在法国一边,要削弱德国在欧盟的话语权。
10月3日下午3时,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举行会议,对东布罗夫斯基斯发起质询。
欧盟委员会先是公布了一项限制出口清单,包括四项关键技术:
先进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
这些技术,欧盟是全球领先者吗?一样都不是,虚张声势罢了。
10月4日,冯德莱恩的主张得到了通过,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对中国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包括在中国生产的特斯拉、大众和宝马汽车也在调查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