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指孔为马


  把马克思主义改为机会主义的时候,用折中主义冒充辩证法是最容易欺骗群众的。这样能使人感到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似乎考虑到了过程的一切方面,发展的一切趋势,一切相互矛盾的影响等等。

  但实际上,并没有对社会发展过程做出任何完整的革命的解释。

  —— 列宁《国家与革命》

  1

  以中国士大夫精神重塑新时代领导干部精神世界,既是对中华优秀文化深厚底蕴的映照,亦是中国现实发展的需要。

  士大夫精神,这是去年公开的一则惊煞全网的政治宣传。

  再往前看。

  2018年时,还曾有一条让人错愕的新闻:武警部队某部,在一位名叫张黎明的政委的带领下,集体学习儒家经典《弟子规》,且官宣语气十分自豪,如官文自介所言:

  老套路跟不上新时代,hold不住现在的年轻人。国学经典,文化底蕴深厚,官兵更容易融会贯通,厚积薄发。

  不读马列读儒教,不尊党纪尊孔孟……

  仁爱孝悌,纲常伦理,君臣父子,宗族主义……这些九十余年前在井冈山上被毛主席历经艰辛斩断扫清的封建糟粕,竟可以在党内、特别是人民军队内(且是进入新时代建设时期)仍割除不绝,实在叫人震惊。

  近十年间,党的领袖、也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多次在视察部队时强调过一句话:

  军队,要有军队的样子!

  二十年来,大陆突然兴起“国学热”,这背后有着忽略不掉的资本推手,以及相当阳谋的政治诉求。

  首先无法遮掩的一个事实就是:大陆地区的国学风、儒教风,并非自孕自生,而是刮自港台地区,且带有非常明确的人为感。

  港台地区研究儒学主要有两个地方,一是香港的新亚书院,二是台湾的东海大学。

  港台兴起儒热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趁着欧美经济不景气、滞胀无法缓解,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却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便引发了东西方学者探讨。

  不过探讨的结果,竟是给孔教戴了高帽。

  如日本著名企业家涩泽荣一在他的《论语加算盘》一书中,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就是“算盘+论语”,开创了儒家式经营之风。

  又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陈荣照,也曾提出了“儒教精神促进了新加坡经济起飞”的观点。

  适逢大陆地区正乘“入世”东风,国学热和孔教复辟旋即伴随着港商和台商们的歪理学说,在原本被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育得铁骨铮铮的大陆人民间扎下了根。

  十几亿国人,重新软绵绵了起来。

  儒教卷土重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去毛化”。

  早在2011年1月11日,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座孔子的青铜雕像曾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