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昌:通马克思主义“任督二脉”是理论自信的关键

2023-10-16 556 0
作者: 孟令昌 来源: 红歌会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要做到理论自信,必须要打通马克思主义“任督”二脉,因为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和矛盾,都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去认识、思考、解释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很难做到理论自信。

  要打通马克思主义“任督”二脉,必须理解“形而上学、修正主义和 ‘左、右’认识的内容实质,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在党的事业发展中、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国际竞争中才能抢占先机,把握主动,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形成核心竞争力。

  一、“形而上学”问题

  大家好像对此一知半解,认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就是形而上学,这样很笼统,不易理解。《易经•系辞》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晚清学者严复则称之为玄学。

  本人认为,形而上学谓之道,这个“道”是不确定的,是意识形态的,是不切实际的,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比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化,时间和空间的本质,自然界的规律法则,灵魂是否存在,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自由意志,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等,是不着边际的问题。而“器”是确定的,是实事求是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走正路、干正事、扬正气、拉正理的现实存在的发展问题。如果“形而上学”问题不能深刻认识,就很容易走进“坐而论道”的怪圈。“形而上学”不是似是而非,而是一种“意识观”或“意识流”,可以参考李大钊说的,“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是无解思维。

  把主观认识当成客观实际,把怀疑当判断,把想当然当成必然,把一知半解当成全部理解,把自以为是当成信心满满,是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对唯物主义者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干扰性和威胁性,有时候破坏性是非常巨大的,必须辨别清楚,划清界限,那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高手在民间,真相在后边,唯物主义者不会偏听偏信,都是具有质疑精神的,欲了解真相,必须听听当事人的解释,千万不要被一面之词带坏了思想,带歪了形象,带乱了节凑,带偏了思路,带浅了占位。调查研究是走近真相的双向奔赴,是解决矛盾的法宝真经。

  二、“修正主义”问题

  “修正主义”一词,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篡改、否定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产生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由于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使它的敌人披上马克思主义的外衣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毛主席早在1957年就教导我们说: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这就是修正主义。1958年,毛泽东在谈修正主义时说:修正主义上台,就是资本主义上台,而且是最坏的资本主义,是法西斯主义;如果这样的共产党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挂着羊头卖狗肉,那么人民就要自发组织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坚决打倒共产党!推翻其在中国的罪恶统治!并全部、干净、彻底地消灭一切附着在这个奸伪集团上的官僚买办汉奸势力。修正主义是最坏的法西斯主义,是因为,他们搞官僚政党制,实行官僚私有制。他们排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经济基础,却接受官僚专制的特权。完全违背了两种不同社会形态的制度设计。简言之,就是不分是非,利益至上,无法无天,修正主义的典型特征和主要表现就是,对外屈服投降,对内使用暴力的手段镇压人民的反抗,以维护他们的统治。在完全扭曲了的社会中,财富迅速向少数权贵阶层集中,贪腐盛行,法制沦丧,人民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修正主义往往从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开始,不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特别是否认社会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也就同时否认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式——无产阶级的专政。

查看余下5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