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根良:现代货币理论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2023-10-13 595 0
作者: 贾根良 来源: 贾根良经济学

图片

  【作者按】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总书记这番讲话的精神为我们打破传统理论的禁锢、扎根中国实际并继承中国学术传统的自主性知识追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笔者在新世纪初强调“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教育与发展之路”和“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创新”,黄宗智先生在2009年和2012年倡导“追求自主的学术创新性”和“带有中国主体性的”知识体系,都是这种“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努力。

  在这方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物资驱动货币理论和薛暮桥先生的“物资本位论”无疑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典型案例之一。薛暮桥先生在对外贸易中推行关键物资专卖的灵感来源很可能来自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盐铁专卖,而其“物资本位论”显然同样来自中国古代的常平仓理论和实践。在笔者看来,薛暮桥是我们目前“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先驱和榜样,而这一切与现代货币理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目前我国正处于如何度过“慢性经济萧条期”的历史大转折之际,现代货币理论为解决我国四十年未有之困局提供了革命性的思路。在此历史关头,深入研究现代货币理论,并以该理论为基点,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国古代财政货币和宏观经济管理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之间进行建设性的对话,不仅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于我们开辟一个以国内大循环为基准、共同富裕为特征的“黄金时代”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为贾根良等著《现代货币理论在中国》的《跋》,在此发表,略有修改。

  《现代货币理论在中国》

  

  本书旨在于反映中国学者(包括两位旅美华人学者)有关现代货币理论的研究成果。全书共收录论文14篇,其中8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的《理论经济学》、《财政与税务》、《世界经济导刊》全文转载,1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转载。本书各章作者如下:序言、导论、第十章、第十一章、跋(中国人民大学贾根良教授)、第六章至第九章(贾根良、北京理工大学讲师何增平博士)、第一章(中国人民大学李黎力副教授和北京语言大学讲师张红梅博士)、第二章(李黎力)、第三章(陕西师范大学刘新华教授)、第四章(刘新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郝杰),第五章(陕西师范大学缐文教授),第十二章(美国威拉姆特大学梁燕教授),第十三章(美国丹佛大学助理教授黄逸江博士)。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