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根良:应该高度重视却往往被忽视的国有企业的关键性作用

2023-08-15 644 1
作者: 贾根良 来源: 红色文化网

  国有企业的新使命:国家创新意志的政策工具

  贾根良

  摘要:在现代创新型经济中,作为公共部门的使命导向型企业组织,国有企业系统的重要功能和新使命之一就是替代并补充政府作用的部分职能,作为国家创新意志的政策工具发挥三种主要的作用:国有企业作为打破既得利益集团和传统思维支配性影响的有力工具,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变革;在应对能源转型、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收入不平等和人口老龄化等重大社会挑战和全球挑战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后发国家特别是我国的技术赶超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这一理论适合于大型国有企业以及不论大小的所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国有企业。论文具体探讨了大型国有企业作为组织者和协调者在构建我国本土创新网络和本土创新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将国有企业作为政策工具,改变目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内部自我循环”的不利局面。

  一、“使命导向型创新政策”与国有企业的“公共使命”

  演化经济学家们认为,应对人类社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重大挑战越来越成为21世纪公共政策的突出特征。这些重大挑战既包括能源转型、气候变化、全球性流行病、收入不平等和人口老龄化等非常棘手的问题,也包括人工智能和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在过去几年,为了应对这些重大的社会挑战和全球挑战,演化经济学系统地构建了“使命导向型创新政策”的经济理论。

  所谓“使命导向型创新政策”就是利用前沿知识,通过跨部门或全社会的公私合作,以解决重大社会挑战和全球挑战为目标而实施的系统性公共创新政策。[1]“使命导向型创新政策”在演化经济学中有其思想传统,在经济政策史上也早已有之。例如,美国19世纪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美国宇航局的登月计划和我国“两弹一星一舰”的“举国体制”等,但其当代使命“不仅关注技术挑战,而且也关注传统上属于公共服务的领域,如教育或福利国家,包括许多跨部门的经济和政策”[2],因此,在当代社会具有更广泛的公共价值。

  “使命导向型创新政策”由三项基本要素构成:任务部门、具体目标和实施期限。在“使命导向型创新政策”的理论文献中,所谓的任务部门是指专门致力于组织和协调某项创新使命的政府机构或公共研发机构。由于这种理论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起来的,因而由于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原因,“使命导向型创新政策”理论文献的新发展遗漏了国有企业作为使命导向型组织的重要作用。但在笔者看来,所有公共部门都可以担当“使命导向型创新政策”的任务部门所肩负的重任,虽然不同的公共部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具有较大差别。

查看余下9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