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惠勤:在今天有必要再阐释马克思的工人阶级理论

2023-10-11 626 0
作者: 侯惠勤 来源: 思想火炬

  在今天有必要再阐释马克思的工人阶级理论

  侯惠勤

  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而言,现代无产阶级具有特殊的价值。一方面,它是马克思全部理论创新的立脚点。恩格斯概括的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都是奠立在发现现代无产阶级这一根基之上。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工人阶级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如此等等,充分证明了工人阶级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与共。但是另一方面,随着时代主题的转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国家工作重心向现代化建设转移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成为敌对意识形态攻击的重点,阶级、阶级斗争、阶级剥削连同工人阶级问题,似乎都成为过时的观念,许多人对此讳莫如深。有的甚至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成果时,在谈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时,也尽量回避谈论工人阶级。更令人忧虑的是,这些人大都知道这样做不妥,可又都说不出不妥在哪里。这种状况,严重干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妨碍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而再阐释马克思的工人阶级理论很有必要。“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1]

  一、在马克思那里,工人阶级就是“现实的人类”,阶级性话语和人类性话语不可分割

  马克思对于阶级理论所作的贡献,他有非常明确的说明:“(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2]这表明,马克思通过工人阶级理论,不仅找到了消灭阶级、终结人类“史前史”、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现实道路,把“人类解放”从口号变为了行动,而且揭示了阶级性和人类性的有机统一,为无产阶级革命占领道德高地奠定了基础。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始终存在一部分人压迫、剥削另一部分人的社会对抗问题。事实证明,资产阶级并没有破解人类解放之谜。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就是由资本支配的社会化大生产,体现的不是人类的力量,而是攫取活劳动剩余价值的物化资本的力量。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根不是人的独立和自由个性,而是人的物化和商品拜物教。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主题的重构,立足于必须打破资本主导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两个瓶颈,即“两极分化”和人的物化,其关键是发现人类解放必须“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3]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