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时代为何穷,该告诉孩子们真相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毛泽东时代的民生清贫,是很多人抓住不放,攻击毛泽东的“罩门”。当一些事物被反复谣传,自然会被人解读为那是不能直说的史实。而扭曲了历史,往往就扭曲了未来。而扭曲历史的要害,正是要扭曲未来。而要想追求未来,就必然要还原历史!
国民党统治的民国民生不凄惨?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毛泽东时代的民生与今天相比,或许有许多不尽人意,但判断历史是否进步,只能同过去相比,也必须同过去相比!因人们无法拿今天去比较明天,只能在比较昨天中显影,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民国各种饥荒
旧中国饥荒不断,全国各地几乎年年都发生饿死人的水旱灾害。
其中,较大的几起是:1920-1921年的华北四省大饥荒,死1000多万;1928-1930年的北方八省大饥荒,夺走1300万条性命,5000万难民;1936-1937年的川甘大饥荒,逾千万人死亡;1939年的水灾大饥荒,1943年中原大饥荒、广东大饥荒,共有600多万人饿死;1946-1947年南方大饥荒,粤桂湘就饿死1750万人。旧中国的老百姓即使没被饿死,平均寿命也只有35岁。旧中国除了灾荒,还有官吏腐败,兵匪肆虐,恶霸横行,灾难频繁,迷信泛滥,文盲充斥,缺医少药,民不聊生。
鲁迅的结论是:中华民族“不像活在人间”!
2、美国记者笔下的河南灾荒
作为特写镜头,具体看看1942年河南的灾荒,1943年2月1日《大公报》发表了通讯《饥饿的河南》:“十室九空”,人祸更随处可见。
国民党政府非但不作为,且变本加厉盘剥灾民。
毛泽东时代的“穷根”在哪?
毛泽东时代的民生,相比民国无疑是翻天覆地,但毛泽东时代的27年里,民生毕竟还不富裕,基本都穿带补丁的衣服,主食基本以粗粮为主,甚至瓜菜代,这都是事实,可“水有源,树有根”,毛泽东时代的民生为什么还不富裕,这有四大深层次原因。
原因之一:新中国建在“一穷二白”之上
建国时,中国经过了上百年的半殖民压迫和几十年的战争,几乎没有工业和基础设施、文盲率80%、婴儿成活率20%、科技水平处于十九世纪中叶。要资本没资本,要技术没技术,要外汇没外汇,要海外市场没市场,有的只是国民党发行金圆券,把大陆的财富掠夺一空,将价值100亿美元的黄金运往台湾,留下了天文数字的通货膨胀。
全国人均资产仅仅1美元多点,就是说将全国的固定资产若平均分配,每人只占有一美元;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产值是180亿美元(一美元兑2.75元人民币),每人平均只能分到十几元钱,农业产值占80%。中国是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