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过中秋,浓缩了半部中国史
中秋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
也是华夏文明圈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并向外辐射,
我希望它最终也会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因为其寓意真的很美好。
作为历史巨人的毛泽东与中秋节之间的情缘,也是研究个人与趋势、历史与现实的绝佳切入点。
01 热血与明月
毛泽东在成为大人物之前是一位热血青年,高高的个子,是体育运动积极分子。打篮球、游泳、登岳麓山都是他的心头好。当然,生活也较为清贫。
最能显示其韧性的要算常年坚持洗冷水浴(顺便说下,他的主要对手之一蒋介石在日本留学时,也是常年冷水浴)。
实际上毛泽东对体育的认知,远超锻炼身体那么简单;他是将其当成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来看待的。他在1917年对体育的总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堪称经典。
另外青年的毛泽东还非常有文艺范儿:同窗好友贺培真去上海参加远东运动会预备会之足球比赛,临行前毛泽东送给他一套《红楼梦》,让其路上解闷。
1916年中秋,兼具体育健将与文艺青年特质的毛泽东感觉朋友圈较窄,于是化名“二十八画生”搞“征友启事”,在长沙各校张贴。
该启事引发守旧派的反感。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校长,认定这个启事的目的是某位风流男士找女朋友谈恋爱,遂号召学生抵制,成为历史上比较有趣的一个梗。
其实毛泽东真的只是想交朋友而已,不过他的收获不大。他在1936年对斯诺回忆:“我从这个启事得到的回答一共有三个半人。一个回答来自罗章龙,他后来参加了共产党,接着又转向了。两个回答来自后来变成极端反动的青年。‘半’个回答来自一个没有明白表示意见的青年,名叫李立三。李立三听了我说的话之后,没有提出任何具体建议就走了。”
实际上毛泽东在一师的朋友圈质量很高:蔡和森、陈书农、何叔衡、萧子升、陈昌、陶毅、向警予、杨开慧等,都堪称俊杰。
他们一起成立新民学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并且在1917年(就是写《心之力》那年)过了一个经典的中秋节。
那日傍晚,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提着月饼和水果来到湘江边,在朱张渡口雇了一艘船,泛舟湘江。
他们先往北划过水陆洲,后又向西,再向南,绕了一大圈,来到岳麓山下。
湖光山色,山幽水静,皓月当空,清光万里。
毛泽东提议大家比赛背唐诗,并要求“诗里要有个‘月’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轮到毛泽东自己时,他背诵了《春江花月夜》。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