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杰:后疫情时代之约塞连式人生悖论
新冠病毒“全球化”迫使全世界人民为自己打造了一个个无形的“制度笼子”,那么疫期之后呢?鉴往知来,《第二十二条军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围绕对驻扎在地中海的皮亚诺扎岛的美国空军飞行员约塞连的一系列荒诞经历的描写揭示了一个非理性的、无秩序的、梦魇似的官本位世界。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你若提出申请却又能证明你是正常人,所以最终还是在劫难逃;该军规规定飞行员飞满25架次就能回国。但规定又强调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否则就不能回国,所以上级能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而不容违抗。如此反复,永无休止,如同魔咒。
第一,官僚主义的蛮横。
黑色幽默小说着重描写人物及环境的荒诞以及社会对个人的一种压迫,往往放大环境与个人之间的不协调。《第二十二条军规》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的“黑色幽默”小说的典范作品,全书弥漫着荒谬、荒唐、荒诞,展现了一个毫无理喻的疯狂世界以及生活在这里的毫无理性的疯狂的小人物们。
《第二十条军规》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但我们却能看到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这里有高官显爵的骄横跋扈,有追名逐利的现役军官,也有沦落在社会最底层靠出卖身体来生活的妓女,有冒死执行飞行轰炸任务的军事历险,也有士兵的放荡生活。但小说中命运那种高大威猛且对敌斗争所向披靡的英雄形象,而是一群猥琐的、胆小的、变态的、荒诞的侏儒式人物,他们以活命为目的。在这里,军人们精神萎靡不振、生活放荡、没有理想、贪生怕死。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美国空军一支飞行大队驻守在地中海的皮亚诺扎岛上,辅助登陆的地面部队执行轰炸意大利城市的任务。约塞连完成作战任务,为争取回国的权利所作的斗争为主线,穿插描述了不同个性的飞行员的命运与军队指挥官们的种种丑行与贪污腐败的现象。故事的主人公似乎是轰炸机投弹手约塞连,但整个故事并没有集中围绕着约塞连来描写,他在小说仅仅是一个飘忽不定、忽隐忽现的符号式人物。他参战以来已执行过32次投弹任务,原本认为完成35次的投弹规定任务就可复员回家,但上级的一道命令将其回家的希望化为泡影。约塞连只好找有关人员询问此事,别人告诉他这符合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要求。第二十二条军规在军队中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任何军人都要无条件地服从上级的指挥,除非你是一个疯子可不参加飞行任务。根据规定,你如果不参加飞行需要提出申请,但能提出申请也就证明申请人智力健全并不是疯子,因此还要继续执行飞行战斗任务。这是一个怪圈,像约塞连这样的军人永远逃离不了这样的怪圈。所以,约塞连看清了“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疯狂可怕,看清了高级官僚的专横自私与卑鄙无耻。他清醒地意识到,现在的牺牲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高级官僚捞取更大的利益卖命。最终他决定逃离,逃到瑞士隐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