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彦:拜登访以“灰溜留”,普京来华“亮闪闪”,“东升西降”已显现
最近几天,美国总统访问中东以色列,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中国形成了鲜明对比的话题备受关注。
拜登的飞机还没降落在特拉维夫,就传出以色列空袭加沙医院的消息,导致至少500巴勒斯坦民众死亡。紧接着约旦、埃及、巴勒斯坦三国领导人拒绝了与拜登的会晤,以色列内塔尼亚胡似乎也不领情,美国的援助可以留下,想让以停止进攻加沙不行,拜登中东之行“碰了一鼻子灰”,闪访7个小时,只能空手而归。
而另一边的中国,迎来了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共商“一带一路”大事,注册总人数超过1万人,形成458项成果,可谓万人盛会,规模空前。
特别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乌冲突持续、他本人受到国际刑事法院通辑的情况下,带着20多名高级官员和商界代表访华,在2天内拿下了多份合作协议,中俄元首会谈,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同一个时间段,美俄两国元首出访的不同际遇,一个灰溜溜,一个亮闪闪,寓意着冷战以来世界格局的重新洗牌,“东升西降”的世界格局已开始显现。
在中东爆发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在中国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看似没有关联,实际上二者均是东西方博弈下的直接产物。
先说巴以冲突,这场冲突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现在中东、对全球政治格局的一次修正。这种修正主要是体现在反对以美国和以色列为代表的西方霸权国家。
以色列自建国以来,在中东一直被称为“小霸王”,不断挤压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空间;而中东地区作为美元霸权的根基,美国同样在无所不用其极地把中东掌握在手里,比如中东几乎所有武装组织、恐怖组织身后都有美国人的身影。所以中东苦美久矣。
巴以冲突在这个背景下,就是对美西方霸权的一种反抗。美国在冲突爆发之后第一时间冲出来警告相关国家,不要借着这场冲突获取政治利益,布林肯、奥斯汀和拜登齐刷刷地跑去以色列和中东多国劝和,这说明美国在这场冲突中也不希望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全面开战。
但目前来看,以色列铁了心要进攻加沙,美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也遭冰冻,美国在中东影响力被削弱,自然的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地缘政治平衡,以沙特和伊朗为核心的阿拉伯国家正在掌握更多自主权,而中俄也正在更深度的介入中东。所以说这将是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一次修正。
从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来看,巴以冲突主要是国际“玩家”之间力量此消彼长的一种体现,从某种意义上巴以冲突也可以被定义为一场代理人战争。以色列背后站着的毫无疑问,那就是美国。而巴勒斯坦背后站着的则是伊朗和黎巴嫩等中东国家,而这些国家背后还有俄罗斯和中国等希望中东保持和平稳定的国家。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