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 | 马政经学生:驳胡锡进的谬论
赵磊按:针对胡锡进指责“极左”“打横炮”的说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展开了讨论。下面是讨论发言稿,供大家参考。
张国毅:“放冷枪”吓不住企业家
读了《胡锡进说的“放冷枪、惊吓企业家”的是谁?》之后,我觉得胡锡进的指责错误太多。表面上看,作者是在谈对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理解。但实际上全是在输出自己误导读者的观点。
一、歪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文章至少有两处歪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文章说“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明确说法是“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A是B”和“把A作为B”本身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作为面向全国的公开的确定性文献资料,具备了相当的严肃性,用词必然是反复斟酌。像文章那样随意变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有关说法,本身就无法做到正确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
2.文章说“公报中有一个新提法:‘横炮’效应”,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里从来没有提到这一效应。完全是作者自己杜撰了一个说法,然后说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试问这样的文章还能客观看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吗?还能“把心思放在中央会议精神上,想想怎么促进经济发展”吗?这样的文章只能是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由头来达成自己的别有用心的目的。
二、歪曲马克思理论
文章说,有些人用马克思理论的中一两句词语(一两句词语?作者的语文很成问题)生搬硬套社会实践,最大的特点是过分强调理想化的终极目标,忽视了实际需求。作者完全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是没有办法去“套”实践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总结,反过来去指导实践。发生在我国的某些经济现象恰恰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比如资本在我国的无序扩张就证实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深刻认识。也就是说先有社会实践,尤其是一些错误的不好的社会实践才能有作者笔下的“一些人”用“马克思理论中的一两句词语”来总结来刻画。试想,如果社会实践恰恰证明了马克思理论是错误的,作者笔下的“有些人”还会用马克思理论的一两句词语来描述那些社会实践吗?其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对这一最终目标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恰恰相反,现在我们谈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谈得少了。最后,马克思理论从来都不脱离实际,而是一刻也不离开实际。只有唯心史观才是脱离实际,从社会意识出发去决定社会存在。
文章接着说,有些人“将中国的私有经济与私有制经济混为一谈,错误地解读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消灭私有制的论述。”作者没有指出中国的私有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区别在哪儿。难道中国的私有经济不是同时符合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产生雇用关系这两大特点?作者也没有指出那些论述是属于“错误地解读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消灭私有制的论述”。只是作者自己在哪儿自说自话。诚然,《共产党宣言》有消灭私有制的论述。但是这种消灭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意识活动,它需要具备生产力高度发达这一条件。如果连这一点都不坚持的话,它就不是马克思理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