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鲤:1924到1926,毛泽东在国民党内做了什么重要工作?

2024-03-19 776 0
作者: 孔鲤 来源: 书林斋

  1

  今天聊《问苍茫》。之前聊过建党初期毛泽东在湖南搞工人运动,这次聊之后的国共合作,聊这部剧里的一些魔鬼细节。

  很多人经常会问一个问题,既然国民党后来背叛革命了,那国共合作是不是不应该?答案显然是:否。但如何回答问题这个,却需要深究细节。

  首先,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两个人,而是两个政党,它们都是由不同年龄、性别、地域、经历而组成的政党。两个人合作有分有合,不会缺胳膊少腿;而两个组织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会积蓄更大的能量的。

  所以实际上越到1927年,随着北伐的即将胜利,随着国民党内部斗争的愈发激烈,很多人是越迷茫的,而毛泽东却恰恰相反,他反而越来越坚定。

  因为他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只差临门一脚。

  和很多人想象得不一样的是,毛泽东的很多准备都是在国民党内做的,是的,他在国民党内的职权很高。

  在前一篇文章里我们说,很多人会下意识忽略21年到27年,而在这段历史中,更容易被忽略的是24年毛泽东在上海的大半年。

  但这段日子是承前启后的,没有这段时光,毛泽东不可能从工人运动转向农民运动。

  尽管在三大上,他也提出了不能忽略农民,但他并没有进一步地去和农民有所接触,正如他不久前给恽代英的回信说,城市工作都做不完,哪有时间做农民工作。

图片

  但他在三大上进入了中央局,靠的不是农民,恰恰是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他所做的工人运动。

  因为在安源、岳州太过成功,他被陈独秀提拔进了中央局,成为陈独秀的秘书,第一次进入到领导层。而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他又被选入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中共三大是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也是在广州召开的。

  但国民党一大开完以后,中共总部迁回了上海,原因也很简单,国共合作的首要目的是打倒军阀除列强,而广东距离北方太远,再加上我党有一大块版图在北方,由李大钊专职负责,在通信不够方便的时代,把总部放在上海是最合适的。

  这里插一句,其实不只是一大,李大钊在二大上也没有与会。那是因为他作为北大教授,更适合做一些和上层交往的工作,以及幕后的工作。

  而北方的工作和工人运动(劳动组合书记部负责),更多是由张国焘负责的。

  所以张国焘在二大时,已经是党内仅次于陈独秀的第二号人物了,而他随之膨胀的野心也使得他搞起了小团体,只和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员开会,排挤非工运成员,最后引起了不少早期党员被逼退党的连锁反应。

  所以当面对国共合作的大背景时,张国焘显然是第一个反对的,他反对的真实理由其实是,在二七惨案后,张国焘引以为豪的工人运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这个时候要国共合作,势必会直接影响到他的个人地位。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