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追访“药材乱象” | 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暗访调查别胆怯

2024-03-25 3328 0
作者: 大江 来源: 红歌会网

  标题:记者暗访中药材网购乱象:药渣当药材,买真全凭运气?

  作者:韩福涛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24-03-15

  3·15系列调查 | 记者暗访中药材网购乱象:药渣当药材,买真全凭运气?

  在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众多的打假新闻中,新京报《记者暗访中药材网购乱象:药渣当药材,买真全凭运气?》引发广泛关注。通过报道,公众看到了多种中药材造假案例以及无良商家造假的“高超”手段:

  ——每公斤二十元的扁豆,煮熟后染色冒充一公斤八百多元的中药材酸枣仁;

  ——每公斤几十元的独活,使用硫磺熏蒸后,摇身一变成了“特级野生当归片;

  ——从药厂回收已无药效的药渣,烘干后二次包装成正品药材销售……

  这篇报道揭露了“中华药都”安徽亳州中药材销售掺杂掺假的问题,知名记者韩福涛用专业素养,揭示了药材造假的流程,曝光了供货商介绍造假做法时若无其事的态度。

  新闻实践中,涉及医药领域的调查报道,一直面临着知识专业性强和制假售假隐蔽性高的难题。

  这篇调查报道也是如此。一方面,中药材的专业知识门槛较高,一般人很难认识和熟悉上千种药材的名字和特点;另一方面,售假商家的警惕性也很强,不会轻易将假冒伪劣的中药材带进市场,更不会向不熟悉的买家售卖假冒的中药材。

  同时,买卖双方交易也较为隐蔽,记者取证困难。

  韩福涛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深入挖掘出亳州中药材乱象?“磨稿子”与韩福涛进行了对话。

  磨稿子:

  你是怎么想到做这个选题的?

  韩福涛:之前我就听说过亳州有假药材的事情,后来在网上也会看到假药材的视频。这几年,疫情犹如助推剂,把中药材带火了,药材批发也从线下转到了线上。对于线下的药材批发,监管部门管得很严,不太会出现假药,但是线上批发的监管力度就小得多,容易出问题。

  磨稿子:

  这个选题你操作了多久?

  韩福涛: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因为中间隔了一个春节假期,时间比较长。

  磨稿子:

  这个选题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韩福涛:药材的专业门槛有点高,刚操作这个选题时我都有点懵,因为自己对中药材完全不懂。

  药材市场上的药材大概有一两千种,在我看来它们长得全都一样,根本不认识,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后来,我用了几天时间去摸索、学习基础的药材常识。

  暗访调查需要记者了解某一行业的专业知识,不然根本没办法调查出真伪来,这也是我在暗访时常会遇到的难题。

  其实,我在很久之前就想做医药方面的报道,也接触过一些爆料,但因为没有专业知识,没办法到药厂或者医院完成暗访调查。我曾向部门建议,能不能招一个具有医学背景的记者进来,协同操作完成医药领域的选题。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