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看《杜鹃花落》

2024-04-07 1717 0
作者: 水石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漫山遍野的红杜鹃格外艳丽。然而,一篇《杜鹃花落》的小小说,受到广大网民的愤怒声讨。

  《杜鹃花落》于2023年12月20日发表在一个叫“教师家园”的“百家号”账号上。2024年3月,成都市新都区九年级语文试卷上将此文列为第一篇阅读理解文章的试题。

  【成都市新都区九年级语文试卷阅读理解《杜鹃花落》试题】

  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侵华日军指挥官岗田大佐的儿子,是日本帝国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前来中国看望他父亲的途中被八路军抓住。岗田大佐在动用所有兵力和手段寻找了多个半月无果后,终于在返城的途中在一处长满杜鹃花的山凹里发现了这股八路军。他指挥日军,猛烈地向八路军游击队发起了攻击。战斗过程中,对面有一个人朝着日军举起了“白旗”,但是岗田为了给儿子复仇,不肯接受对方的“投降”,要将八路“赶尽杀绝”。结果日军将八路军消灭,他的儿子也被自己的炮弹炸死了,岗田大佐一口老血吐在了杜鹃花上。

  广大网民认为,《杜鹃花落》美化侵华日军,丑化抗日英雄形象,把此文作为九年级学生考试题目是严重的政治错误。2024年3月25日晚,成都市新都区通报称,新都区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对相关教研员及区教科院院长予以停职。3月26日,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教育局发布通告,汤阴县一初中校长李某某发表的小小说《杜鹃花落》,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事发后,汤阴县教育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现已对李某某给予免职处理。下一步将根据调查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对相关人员严肃处理。

  但是,有的人为《杜鹃花落》洗地。认为这是一篇反战文学的好文章,反映了日军的人性,没有侮辱八路军,批评此文是民粹主义等等。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一篇文学作品,不同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是由各人的阅历、经历、立场等决定的。《杜鹃花落》写的是中日战争中的故事,作为一名爱国的中国人,应当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看这篇文章和试题。

  历史认知,谁是侵略者?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早就友好来往。据史书记载:一千多年前,鉴真大师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历尽艰辛东渡日本传经送宝。然而,日本军国主义却多次侵略中国。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等。1931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1937年又以“七七”卢沟桥事变为标志,展开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以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才取得了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还对亚洲等其他国家犯下了侵略、屠杀、掠夺等一系列反人类的罪行。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