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周:莫言何以不可倒掉?


  同社会上风起云涌的热点事件一样,由毛星火点燃的民间批判作家莫言及其作品的热潮,已被其它国际国内乱哄哄的舆论热点淡化为丝丝涟漪。莫言以其在体制内继续接受文化机构颁奖的现状表明,主流价值观与法制权威无法撼动。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舆情也表明了我国政治、文化、法治环境的民主与宽松。

  作为当今主流文化的标志性人物——莫言的倒掉,对引领中国意识形态的中国文化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恰如同莫言一样,几乎成了当今政经风向标的“大嘴”胡锡进的倒掉,对当今中国政经时评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一种内涵复杂的象征,甚至,对于某些势力来说,是一种只能神圣化、不能污名化的类似神祇的偶像。

  莫言、胡锡进现象,客观体现了当今中国政治社会的复杂性和斗争性。只要稍微理性地梳理一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革和文化发展脉络,就不难理解莫言、胡锡进现象存在的逻辑合理性、时代主体性。

  我国历经数十年改革开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政治标志的政经、文化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政治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毋庸置疑的客观实在。改革大势下,民营经济一骑绝尘,加上特色资本市场辅助,形成资本化时代主流。与之同理连枝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口号下对国际资本开闸漫灌,资本的世界联姻,催生买办势力强势崛起。“百年不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其原动力表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从多年来的客观现实考察,社会化、人格化的市场底色是一样的,在政策法规的护佑下,它使得资本、财富客观成为政治取向、社会意识和人们价值取向的主宰,同时,它也客观赋予了买办阶级存在的合理性,否则,改开于法理上便似缺失了一个关键环节。

  将历史的、现实的涉及政经领域、文化领域的一些关键的点连接起来,我们就不难以不掺杂偏激感情成分的理性描绘出一张路线图。抽去社、资制度差异的精髓,剩下的只是以国家、民族为分水岭的世界资本集团间利益的博弈,和而不同,斗而不破,牺牲的除了资本掌控下的科技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就是对全球活的劳动的“韭菜”的廉价养护和竭泽而渔式收割。

  资本阳光普照下的世界乏见新鲜事,只有因分赃而引起的散发着口水嗲味和硝烟芬芳的战地黄花的诡异风景。中国数千年封建史沉积的灿烂文明,有其唯物辩证的正反两面:正向力是以汉文字和大儒文化为主体的古老文明深浸民族骨髓,形成炎黄文明的自我认同和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其反作用力主要表现在它为国家民族和国人精神套上了一副古老沉重的枷锁,封建政治糟粕和等级森严的奴性思想,在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左右世界的新时代,无形中成为一种对中华文明根柢的血泪控诉。当然,这是与西方资本主义海盗文明比较产生的一种主观的、愤懑的慨叹。

查看余下4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