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凌英:的确,美国掺和进来就更清楚了!——也谈国民党的抗日

2024-07-16 580 0
作者: 顾凌英 来源: 红歌会网

  有一天,我上初中的外孙,拿来一本书让我看。这本书名《历史:一堂人文课》,是他们学校一位优秀的历史老师写的,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应该说这是一个对学生负责的好老师,但是在他的教学中,由于不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他对于历史上的一些大是大非的认识,有一些是糊涂的。因此实际上,在某些方面他越努力,给孩子灌输的思想离历史的真理反而越远。我看到这一切,心里真不知是一种什么滋味。

  举例来说吧:关于抗日战争,他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目前海峡两岸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中,对抗日战争的介绍、阐述和分析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与局限。特别是在中学的历史教育领域中有关抗战的教学,无论是教科书的编写还是课堂教学,很难使广大青年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来看待抗日战争。”(《历史:一堂人文课》第34页)

  作为一个历史老师,他认为要站在一个什么立场上讲课,才是正确的呢?他认为的“宏观的、客观公正的”立场真是正确的吗?实际上那就是一种“超阶级的立场”。但是这种超阶级的立场实际上在当时和现时在客观上都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生活的社会还是阶级社会。

  什么是抗日时期中国阶级社会的现实呢?那就是,首先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蒋介石的国民党代表的是中国大地主、大官僚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利益。这种利益就是他们联合起来对全中国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而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恰恰是全中国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劳动大众的利益,也就是反对他们的剥削和压迫。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在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的东北,而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不去东北抗日,而偏要集中兵力去江西围剿红色革命根据地。这一切说明了在日本侵略和工农革命的面前,对于蒋记国民党来说,哪一个对他的危害是更致命的?无疑,他选择的是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这一历史事实说明了,阶级利益决定了“投降日本”比“国共合作”更符合它——国民党的阶级利益。

  而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的立场就是人民对抗日的立场。就像今天如果战争,很多资本家都是准备好出国的,资本家没有祖国。而劳动人民是热爱祖国这一片热土的。

  这就是1931年以来中国社会的实际现实。在这一现实面前,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放在同样的抗日天平上加以衡量他们对抗日的态度,就与当时的实际形势不符,而且相去甚远。

  由于长期错误的把阶级和阶级斗争等同于“极左”,就使一些同志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和阶级观点。这样就必然地,把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超阶级的立场,当成了公正和客观的东西了。无形中就使他们站到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去研究问题,还以为自己是一个客观公正的人。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