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曾贻:也谈怎么评价共和国新一代

2024-07-18 1895 0
作者: 赵曾贻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图片

  郝贵生老师的《如何认识我们这一代人》一文引起了我强烈的同感,并引起对我们这一代人群内延续不断的争论的深入思考。在此和各位同龄人和新老朋友交流,望大家指正!

  一、价值观和评价标准的演变

  一、价值观和评价标准的演变

  其实对我们这一代人的评价,是和对毛泽东时代的评价,和对新中国七十多年成就经验的评价同一类议题。这种评价是随着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人们的价值观认知和评价标准的演变而变化的。

  1、新中国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

  在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时,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领导人已经为新中国奠定了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评价标准。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态度和作为。青年们的评价标准的核心是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去。而作为新中国的少年,那时接受影响最大的是做“三好学生”,遵守弘扬“五爱”精神!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42条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1982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4条仍以"五爱"为社会主义公德,把"爱护公共财物"改为了"爱社会主义"。所以这个“五爱”不仅是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评价标准,而且是整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全体公民思想和行为义务的规范和评价标准。我们那时爱祖国爱人民的歌曲都已经成为经典流传至今。那时热爱英雄、崇拜英雄是时尚,因为英雄们都是为了解放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奋勇斗争献身的青年榜样,如江姐、刘胡兰、黄继光、雷锋、王杰,还有外国的卓娅和舒拉、青年近卫军、马特洛索夫、奥斯特洛夫斯基等等。

  爱劳动是基本的劳动观念形成的基础。以劳动为光荣,以剥削和不劳动为可耻是社会主义一条基本的评价标准,是基本价值观。人民公社六十条和七五宪法第九条都规定:国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在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中,小学生也积极加入,挖苍蝇蛹、打蚊子、逮老鼠,学校很注重培养学生爱劳动观念和生活自理自立,那时父母都在外面忙,家里生炉子、烧水、烧泡饭和买菜等都自己干,还学了补袜子衣服。国家每年表彰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

  爱科学则体现到崇拜科学家,而科学家华罗庚、竺可桢、钱学森等也深入人民。华罗庚多次在电台向人们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并来到我们学校讲座。爱科学就要爱学习,争做三好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爱社会主义就树立起了公私分明的观念,学习毛泽东思想,弘扬大公无私精神。社会以谋私为罪恶,为不齿。其实“五爱”精神是涵盖了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