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俄美完成冷战后最大规模“换囚”,盈亏几何?
普京在“换囚”行动中的表情
拜登在“换囚”行动中的表情
据新华社消息,俄罗斯和美国两方阵营于8月1号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进行了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换囚”行动。美国及北约盟国释放了8名俄罗斯人,而俄罗斯则释放16个人,其中包括美俄之间就“换囚”议题已经谈判了很久的一些“要犯”。作为中间人,土耳其总统府新闻局公布的消息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与美国、德国、波兰、斯洛文尼亚、挪威等七国,当天在安卡拉完成了囚犯交换。一个共有7架飞机运送美国、德国、波兰、斯洛文尼亚、挪威和俄罗斯的24名囚犯回到了不同的国家。
其中8名俄罗斯人通过“换囚”回国,另外还有两名未成年人也同时回国,可见他们是与大人一起在西方国家受到了行动限制,我发现还没有媒体注意到这一点,我提示一下:这两个孩子之前是被劫持状态。
俄罗斯为了让这8+2名被美国和北约拘留、监禁和限制行动的俄罗斯公民回国,普京签署法令赦免了13个人,其中包括3名美国公民、5名德国公民在内的一共16位被关押在俄罗斯监狱的人员获得了释放。
俄罗斯方面获得释放的人员里,最重要的是此前被关押在德国监狱的俄罗斯特工瓦季姆·克拉西科夫,而美国和北约方面获得释放的人员里,有此前被俄罗斯关押的《华尔街日报》驻莫斯科记者埃文·格什科维奇,还有在俄罗斯被判了间谍罪的美国前海军陆战队队员保罗·惠兰,还有几位居然是被逮捕判刑的国内亲西方叛乱分子。
西媒和俄媒均称,8月1号的这项“换囚”行动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在后苏联时代没有先例,这也是俄罗斯首次“用俄罗斯人换俄罗斯人”——也就是用一些被逮捕并服刑的本国亲西方叛乱分子,即美国所称的俄罗斯异见人士,交换回一些去西方国家执行任务被逮捕判刑的俄罗斯特工,俄罗斯以8换16,表面看是吃亏了,但你一考虑到是“用俄罗斯人换俄罗斯人”的因素,则盈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等于是用敌国间谍+本国瘟神换回了本国的英雄。
打个很不合适的比方吧,比如说,中国与加拿大之间要进行“换囚”,加拿大人手里有孟晚舟,而中国人手里是有两个加拿大间谍,加拿大人说,不行,不合适,孟晚舟更值钱,我们不换,后来中国人想来想去,提出一个新建议,说好吧我们再把胡总编也交给你们,行不行?加拿大人一拍大腿说,好,够本!这回普京政权就等于用两个加拿大间谍加一个胡总编,换回了孟晚舟——当然,我不过是在胡乱打比方,大家不要多想。
这次被“换囚”的俄罗斯方面最重要人物是瓦季姆·克拉西科夫,此人曾是俄罗斯情报机构的一名上校,2019年8月23日,在柏林市中心,克拉西科夫骑着自行车一路尾随40岁的格鲁吉亚人汉戈什维利,当汉戈什维利走到蒂尔加滕公园的儿童游乐园附近时,克拉西科夫从背包里掏出一把手枪,朝着他的后背开了一枪,在汉戈什维利倒地后,克拉西科夫又朝他头部补了两枪,汉戈什维利当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