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司马南被禁言(之三)
(一)
啥叫“保护性禁言”?
有一位网友他的视频中透露:他曾给司马南的团队打电话了解司马南被禁言的有关情况。
对方回应称:就是因为公开举报联想花钱操控舆论的事,被禁言15天。对方还强调是“保护性禁言”。
啥叫保护性禁言?
在网上搜了一下,还真找不到确切的答案和解释。
如果这个网友所发的信息是真实的话,对这种“保护性禁言”,我们也只能靠自己的推测和理解了。
司马南本人对他实名公开向两个权力部门举报“联想花钱操控舆论”,所产生的后果是有所心理准备的。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司马南在他这个节目的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举报了以后,结果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如果我节目接着做,那就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如果我的节目到此打住了,各位再见。
我在上一次的一篇文章中曾经写过,在媒体上公开曝光某人某单位的问题,比传统的给有关权力部门写举报信、打举报电话等,其影响力更大。相关权力部门的压力也很大。同时,举报人也承担着极大的风险。
在这里,我们需要分清的是并不是对司马南进行“封号”,而是临时禁言。也就是说,现在司马南在各平台的账号仍然存在,仍然可以播放,只是不让你再发言了。
是保护性禁言,还是惩戒性禁言,现在不好说。
如果真的是“保护性禁言”。那就是说:兹事体大,你到此打住,对你举报的内容,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调查。
现在举报人和被举报人以及有关部门都没发声。
相信很快就会水落石出的。
(二)
司马南被禁言,也许成为射向联想的最后一支箭
由司马南率先发起的质疑联想“国有资产流失”的舆论风暴已经半年多了过去了,仍然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应,这事会不了了之吗?
以我从事纪检监察近三十年的工作经历来看,这事不会完的。影响如此巨大的一场舆论风波,怎么会不了了之呢?那样的话,政府的威信何存?
我个人认为,此事非常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政策性、法规性、专业性很强,而且不是一个权力部门的职责能调查完成的,需要有多个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试想,仅仅一个“滴滴海外上市”的问题,七、八个单位联合进驻调查,还需要半年多才有结果,更何况联想涉及如此复杂的问题了。
这事必须要从联想的外围,也就是联想问题涉及到的一些单位着手调查,短时间内不会公布结果。
其实,从网上包括司马南后来不断提供的信息来看,有关部门是有所行动的,比如,网传某关联“某海公司”的账户已被冻结。
最近,有媒体报道:某个著名的提供审计服务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曾为恒大、联想等提供服务)被审查等。
本次,司马先生又是公开向有关权力部门举报“联想涉嫌花钱操控舆论”的问题。且公安部刚刚发布通知,通知要求:要强化受立案监督,全面加强对受立案工作的归口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预警和纠正受立案环节的执法问题,切实避免有案不立、压案不查等问题。要加强对经济犯罪案件以及其他复杂案件的受立案审核把关,确保立案质量。
这一次,司马南的实名公开举报发出后,有关部门不得不直接面对被举报单位进行调查,此举报问题比较单一,相对来说调查起来较为容易一些。
从目前来看,网上有人花钱雇人抹黑司马南的事实是存在的,有不少网友反映他们曾收到有人联系出钱发批评司马南的文章和视频的线索,司马南也收到不少证据。但是,能不能查实此事确与联想有关,恐怕还有些难度。
我们拭目以待吧。
【文/晨风细雨,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