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产生、湮灭及其对当代经济的启示

2023-01-31
作者: 叶风尘 来源: 红歌会网

  【提要】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几百年来无法摆脱的梦魇。在19世纪,平均每十年爆发一次。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是1929年在美国首先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历时四年之久。此次事件之后,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和危害性均不明显,似乎经济危机从经济生活中消失了。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经济危机的内因是什么?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迪意义?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马克思和凯恩斯对价值理论的重大突破】

  要说经济危机,首先要说经济学史上最重要的两位人物:一个是马克思,一个是凯恩斯。两个人的政治立场截然对立,但是两个人在对价值的解构上高度一致,即价值要分成个体中收入的价值和支出的价值。这是整个经济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在价值的创造过程中,会创造出高于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劳动者的实际收入要大于实际支出;凯恩斯认为,国民的支出只有消费,但是国民的收入要包含投资和消费,也就是说国民的收入要大于国民的支出。

  剩余价值是劳动价值的投入和支出的差,投资是国民收入的投入和支出的差。剩余价值就是投资,两者都是指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力价值就是消费,两者都是指生活资料的价值。这样,价值或者说国民收入就包含了两部分:生产资料的价值和生活资料的价值。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这个可变资本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也就是除了剩余价值之外的劳动力的价值,即满足劳动者自己和家人生存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样剩余价值率就是生产资料的价值和生活资料的价值之比。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本质;凯恩斯继承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内核,建立了国民收入理论,提出了经济危机来源于有效需求不足这个重要观点,实际上就是指生活资料的生产要落后于生产资料的生产,两者之间存在比例失衡。生产资料的属于第一部类,生活资料属于第二部类,两大部类的价值比就是剩余价值率。由于存在价值转形,分属两大部类的剩余价值率可能是不一样的。

  【剩余价值率代表两大部类分配资源的比例】

  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率等于第一部类留给自己的生产资料的价值A和留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B之比。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率等于第二部类留给第一部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和留给自己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之比。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率体现了整个社会生产资料(流量)是按照生产资料(存量)的权重进行分配;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率体现了整个社会生活资料(流量)是按照劳动力数量(流量)的权重进行分配。

  在标准劳动时间内,每个标准劳动力的价值是完全相同的,但是由于存在价值转形,每个人的剩余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它导致我们看到的每个劳动力身上的剩余价值率是完全不同的。根据马克思对价值转形的解释,由于存在资本的平均利润率规律,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是根据每个劳动力所拥有的资本的权重进行分配的。无论每个劳动力具体分配到多少剩余价值,总剩余价值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

  对于两大部类内部来说,剩余价值从一个劳动力的身上,转移到另外一个劳动力的身上,无需付出任何代价。对于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来说,剩余价值从一个部类转移到另外一个部类,则必须要付出代价。

  例如,第一部类的资本权重增加,第一部类必然分配到更多的生产资料,第二部类应该为第一部类提供更多的生活资料。实际上,第一部类剩余价值增加,第二部类剩余价值必然减少,所以根本不可能为第一部类提供更多的生活资料。如果第一部类强行增加自己的剩余价值,第二部类必须强行减少自己的劳动收入。

  反过来说,第一部类的资本权重减少,第二部类就会分配到更多的生产资料,第二部类就应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生活资料。实际上,第一部类剩余价值减少,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就必然增加,所以根本就不可能为第二类提供更多的生活资料。如果第一部类强行减少自己的剩余价值,第二部类必须强行增加自己的劳动收入。

  【两大部类的剩余价值率要相等】

  第一种价值转形的情形,需要劳动者付出额外的代价,减少自己的实际劳动收入;第二种价值转形的情形,需要资本家付出更多的代价,减少资本的实际收益率。第一种情形,不符合经济增长的总趋势;第二种情形,不符合资本的逐利的本性。两者都不应该实际存在,所以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不存在自然条件下的价值转形。既然没有价值转形,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率就必然相等。

  剩余价值率可以代表一定周期内的劳动力价值的增长率,而劳动力价值的增长率要取决于资本的增长率,也就是生产资料的增长率。生产资料的最大增长率和资本有机构成有关,而资本有机构成又取决于资本的技术构成,即取决于工业自身的技术能力。设最大的生产资料增长率为S,这是一个常数;设剩余价值率为X,这是一个变数,X=A÷B;设资本利润率为Y,Y=S×A÷(A+B)。当生活资料的权重无限小,即B=0时,资本利润率达到最大,Y=S。这说明在同等技术条件下,资本利润率要取决于剩余价值率。

  【两大部类的总价值要相等】

  设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率为X1,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率为X2。X1=A÷B,X1=C÷D,其中B=C。设边际利润为F,则(A+F)÷B=(C+F)÷D,(A-F)÷B=(C-F)÷D。即在这个边际利润的投资点上,同样大小的投资并不会影响双方的剩余价值率,所以也不会影响双方的资本利润率。解这个方程组,求得A=B,C=D,这样,A+B=C+D。结论有两个:一是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率是100%;二是生产资料的总价值等于生活资料的总价值。

  生产资料的总价值等于生活资料的总价值,是一个独立经济体维持经济平衡的内在条件。一旦平衡条件被破坏,很容易导致经济危机。笔者依据历年的国民经济统计公报,计算了国内2017年到2021年的剩余价值率,分别是89%,95%,97%,106%,109%,总体平衡,但是近年来有投资过度的趋势。

  这里对统计做个说明:投资中包含基础设施投资,属于政府投资,非盈利性质,要从投资中扣除;投资中包含居民的住房投资,本质上属于消费,要把该项投资计入消费。

  【经济危机的过程及周期】

  既然经济危机是产品过剩的危机,肯定是投资过度,所以剩余价值率大于100%。此时,第一部类获得生产资料的能力大于第二部类获得生产资料的能力,即第一部类的资本利润率要大于第二部类的资本利润率。在第一年,全部的投资集中在第一部类,然后逐年减少,而第二部类开始逐年增加。由于静态投资回收期是7年,到了第7年,当年投资于第一部类的投资全部收回,集中全部力量再投入第二部类。

  在资本利润率的引导下,生产资料在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交错投资,第7年生产资料过剩,第14年生活资料过剩,在动荡中起伏式增长。可能有人提出来,既然是投资大于消费,那么消费就不应该出现产品过剩现象。非也!

  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危机来临时,依次会出现: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工厂减产,工人失业,整个社会的购买力降低。不仅是生产资料,那些在高增长时期成长起来的高端生活资料,当经济危机来临时,由于消费能力不足,一样会造成工人的失业。第一部类的工人失业集中在第7年,第二部类的工人失业集中在第14年。

  所谓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是7年,指正常生产的条件下,产能不受影响的时间。由于经济危机,产能会大受影响。根据经验,产能利用率大多是70%左右。本应该7年收回的投资,实际需要10年。这样,经济波动的周期就是10年,所以19世纪的经济危机的周期普遍是10年。有人认为这个周期和设备折旧年限有关,其实是误读。

  表面上,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和劳动力都可以实现自由流动,完全可以满足经济增长的内在平衡条件,不应该需要进行人为的干预。凯恩斯在建立国民收入的模型的时候,一定也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他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换句话说:为什么剩余价值率总是大于100%?为什么生产资料总是在前面领跑?凯恩斯提出了三个假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灵活偏好三大规律。

  【经济危机的产生及其湮灭】

  事实上,所谓的有效需求不足和凯恩斯的三大规律没有直接关系,这种猜想缺乏必然的逻辑内核,它并非是推理的必然结果,只是无法得到证实的可能因素。弗里德曼说过,一切通货膨胀都是货币现象,我们还是看看货币发行体制存在什么逻辑漏洞吧!

  我们知道,央行有三大货币M0、M1、M2,可以分成三类:现金、单位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含居民活期存款)。由于整个社会的生产是持续的,销售和物流是断续的,所以会形成库存。单位活期存款对应整个社会产品的库存,是不可动用的记账式存款,只能用于结算。

  单位活期存款的实体部分是现金。银行为了利益最大化,只要现金进入银行,一定把它当成存款使用。相当于银行凭空创造出了定期存款,所以会出现通货膨胀,并造成生产资料过度占用社会资源的现象,也就是剩余价值率会大于100%。相关内容请参见拙著:“是耶?非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前世今生”。

  有人说经济危机并没有引起通货膨胀。这要看我们怎么理解这个通货膨胀。生产资料过度使用了货币,本身就是通货膨胀,只不过是这个通货膨胀可能是由消费者用降低自己的实际消费能力为它买单的。很长时间以来,世界各国的现金发行都是推行金本位制。钱就那么多,当然不会有现在的物价上涨式的通货膨胀,但是产生的后果或危害是一样的。

  解决经济危机的,主要是美联储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联储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从保证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转变成以控制贷款规模为目标。也就是说,即使商业银行动用了不该动用的单位活期存款,中央银行也可以用提取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形式,防止商业银行过度放贷。

  虽然没有彻底解决货币发行机制的内在缺陷,但是至少弄明白了一件事,就是没有法定存款准备金,或者法定存款准备金不足,一定会存在过度投资。

  【扩大公共开支的目的和作用】

  扩大公共开支是凯恩斯应对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手段,只要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大于生活资料的价值,我们都可以通过扩大公共开支的方式,让两大部类的生产保持均衡。扩大公共开支不是扩大消费,并不是让政府把钱花出去就算完了,它是一种投资的方式,一样需要追求投资的价值。

  在生产资料大大高于生活资料的情况下,即使中央银行足额提取法定存款准备金,甚至于过度提取法定存款准备金,也无法抑制当时的通货膨胀,只能是逐步减缓这种倾向,远不如扩大公共开支立竿见影。

  如果银行从来就没有动用单位活期存款,或者中央银行一直足额提取法定存款准备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能不能维持在1:1的关系,或者说剩余价值率能不能保持在100%呢?

  两大部类的剩余价值率相同,说明两大部类对所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瓜分都是相同的,所以两大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一定是相同的,两大部类的资本技术构成也是相同的。这种设定和现实世界有较大出入的。

  现实中,第一部类为整个社会提供生产能力,它的技术水平要更加突出;第二部类主要是技术的受益者,随着整个社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第二部类会承接大量其它产业转移出来的过剩劳动力,有大量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总体上看,第一部类的资本技术构成肯定要比第二部类更高。

  一方面,生产资料高于生活资料是一种客观现实;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又不可能接受这种客观现实。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内部机制根本就无法解决的矛盾,只能用扩大公共开支这种政策性手段,强行平衡两大部类的生产,否则就会发生经济危机。

  当生产资料大于生活资料时,能不能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形式,让生产资料的比重慢慢的降低下来呢?不行!因为生产资料大于生活资料,它本身就是一种合理性,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不接受这种合理性。

  总之,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也好,还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好,两者内部的运行机制,都不支持生产资料大于生活资料,必须使用一定程度的计划经济手段。不管具体采用什么手段,维持两大部类1:1的平衡关系才是关键的。大于这个比例,会出现通货膨胀或者经济危机;小于这个比例,则会出现通货紧缩或者经济衰退。

    【文/叶风尘,本文为作者向红歌会网原创投稿。】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