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华为生产模式的经济学解读(钟之说)
华为模式,是指华为的生产模式。
华为,从2.1万元起家到如今的每年6、7千亿营业收入,从开始的小小代理商到如今的全球通信设备头部供应商,从4人到20多万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到美国需要联合盟友进行全力打压的科技巨头。华为为什么能够在30多年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在全球经济低迷时一路高歌猛进?华为凭什么在美帝的一路打压下还能够不断发展,顽强生长?
针对以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经营学、管理学、企业学、组织学、经济学等多个角度来做出研究,进行回答。
近日,我读了《华为经济学》(习风 著,中信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1月出版)一书。作者从经济学角度对华为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方面的分析。
在这里,本人想用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一一“钟之说”对华为模式进行解读。
“钟之说”,即“钟建民理论之说”的简略之称。在今日头条上我用“钟建民理论之说”介绍和说明我的理论内容,有网友为简便之见,便采用了“钟之说”的简称。
钟之说的理论学说,可以称为“两权经济学”之说。这里的“两权”,是指资产所有权或产权和劳动所有权或劳权。产权经济学,大家都了解,自科斯之后逐渐流行起来,而劳权经济学则是与产权经济学相对应的、探讨劳动者的权利要求一一劳动所有权及其实现规律及要求的经济学说。劳动经济学说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力之说,劳动所有者和劳动所有权之说,劳动实体之说,劳权制度之说,消费价值生产方式之说和工本经营之说等等内容。“两权经济学”理论也可以称为“两本经济学”理论,这里的“本”是指资本和工本。两本经济学,即资本经济学与工本经济学,分别对应于资本生产方式和工本生产方式。
钟之说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具有产权企业和劳权企业的区别,因而必须分别采用产权经济学(资本经济学)和劳权经济学(工本经济学)的不同原理来认识并满足各自的发展规律及要求。
就象商品具有两重性一样,生产商品的企业也是具有两重性的。任何企业,就其形成某种使用价值、满足某种市场需求的角度看,它是由市场、产品、资金、技术、人员、设备等多要素,生产、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和产、供、销等多环节构成的一个转换系统。我们把这种由使用价值的形成需要决定的企业属性称之为企业的自然属性;任何企业,就其形成某种价值、满足某种生产主体特定利益要求的角度看,它总是特定生产主体实现其生产目的工具。我们把这种由满足生产主体利益要求的价值运动形成需要决定的企业属性称之为企业的社会属性。任何规范的企业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两种属性的统一。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