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朱之文与老乡们的关系出了什么问题?
自2011年朱之文在央视星光大道选秀决赛一炮走红之后,这位山东大汉至今活跃在歌坛,成为家喻户晓、腰缠万贯的草根明星,令不少粉丝艳羡吹捧。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 在近几年媒体有关朱之文的报道中,很少有朱之文在艺术上有什么长进?又创作和演唱了什么新歌?是否培养了艺术新人?没有,都没有!隔三差五传来的消息,更多的是他与乡亲们又发生矛盾和不愉快的事。
这些消息千篇一律在宣传朱之文如何善良,而他的乡亲们如何恶劣。如老乡们“见钱眼开”,得了“红眼病”,“借钱不还”,甚至公开“勒索要钱”,不给就“砸门儿踹门儿”,往院子里“扔砖头”等等,行为十分恶劣,简直就是“土匪”“黑社会”。我们随便看一下新闻标题,也略知其中说了什么:
《吸干一个朱之文,养活全村垃圾人?》;
《大衣哥朱之文家门被踹的背后,是贪得无厌的老乡!可怜的老实人?》;
《朱之文的老家,这样的老乡真让人伤心》;
《朱之文的老乡和王宝强的老乡,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为什么会这样?》;
《大衣哥家门被踹,揭露了人性的丑恶》
......
我不知道朋友们看了标题有什么感受,反正我觉得这样的新闻宣传,把朱之文老乡称为人性“丑恶”的“垃圾人”,对老乡极尽侮辱之能事,这对朱之文有什么好处?难道贬低了老乡,朱之文就高尚了吗?满村坏人,就他一个“大好人”“大善人”?是这样吗?
笔者绝不否认,在向朱之文借钱的老乡里,可能会存在借了钱不想还的人,这在现实生活中,任何地方的人都可能遇到,即使是亲戚朋友借了你的钱拖着不还,你也没啥好办法。不愿撕破脸的,只能“吃一堑,长一智”,今后多个心眼,有的或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而朱之文在并没有确认借钱人就是不还的情况下,公开向媒体记者大倒苦水,对借钱老乡说三道四、表达不满,这不明摆着在激化矛盾吗?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土生土长的朱之文憨厚、朴实,对艺术的追求坚定、执著,确实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文化水平、思想观念、脾气性格方面的缺陷,表现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有不少失当行为。据笔者了解分析,至少在如下几点做得欠妥:
一是缺乏感恩意识。朱之文在村里,家庭条件不好,但有一副好嗓子,经过不懈努力和勤学苦练,终于出人头地,改变了命运。但是,这纯粹是个人奋斗的结果吗?如果没有老师、朋友和乡亲们几十年的相互帮助照顾,没有县、乡、村各级组织和文化部门的提携关照,成功的几率有多大?而朱之文在媒体面前,回忆成名前的经历时,大都是诉说自己学唱歌不被乡亲们理解,遭受的是讽刺、挖苦、打击和被人看不起。成名后,他又说老乡们想“不劳而获”,甚至埋怨指责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也想不劳而获”。这种以贬低老乡、亲人来抬高自己的行为,显然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