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以军加沙作战拉胯 “功不可没”在于私有化
梅卡瓦,曾经在中东铁骑绝尘、横扫千军,为以色列立下赫赫功劳,然而,到了今日,以军坦克兵却被“草鞋兵”从战车里拎出来瑟瑟发抖……
以色列军队、曾经打遍中东无敌手的小霸王,在全世界公众的形象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当年以军中有数量可观的从苏联移民过来的犹太人——其中有为数不少的二战苏联红军退役官兵。作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最能打的以色列陆海空特种军,武力值力盖西亚。放眼该区域各国,基本没有能够与之匹敌的国家。
按照军事网站“全球火力指数”的最新统计,以色列当前拥有一支阵容十分豪华的武装力量。比如在兵力方面,以色列当前的武装力量总兵力大约64.6万人,其中现役的常备军事力量人数17.3万人左右,另外还有大约47.3万人的预备役和其他准军事武装力量。
以色列全民皆兵,预备役青年男女外出比带枪械。
人口数量偏少的以色列全民皆兵举世闻名,你如果到以色列访问旅游,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身背步枪的青年男女——以色列健康公民都需要在军队服役,男女一视同仁。有鉴于此,以色列国防水平达到极高水准,大街上行走的几乎任何成年人都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提枪就能上战场。
但是,以军警卫部队却始料未及的在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之下,居然被打得丢盔卸甲、满地找牙……
此后,从懵懂中醒来的以色列,开始对哈马斯进行疯狂报复、甚至连平民和人质都一起杀戮。
然而,以色列反击哈马斯的重头戏——加沙地面战远没有设想的那么顺利,打了二十多天以色列军队公开名单已经死了接近七十个人,远远超过了2008年的“铸铅行动”“护刃行动”。而且这七十个人里边有营长连长为数不少、尤其居然还有少将指挥官装甲坐车被炸身亡、大校旅长被哈马斯点杀。以军士兵与军官伤亡比例高得不正常,即使是俄乌军事冲突,官兵比例失调的俄军部队,基层军官和士兵的阵亡比例也达到1:10以上——脑补一下以军真正的伤亡究竟是有多少?
那么,以军为什么会在加沙地面战中战绩差强人意?其实,除了战前准备不足、匆忙上阵,轻敌、麻痹大意,自负、过高估计自己,同时低估哈马斯战力等等因素外,月薪明显低于以色列国内平均薪资水平的以军官兵缺乏足够的作战士气——为谁打仗?为谁流血?这是一个堵在以军官兵心中难解的问题。
——以军官兵薪酬待遇差强人意
以色列是一个国土狭小、人口不多的国家,却要建立一支庞大的军队来保护自己的安全。为了平衡财政预算,士兵们的薪水待遇自然难以高昂。根据最新统计,以军士兵的薪水在以色列国内排名并不靠前,最高级别的先锋战士每月收入仅为3,048新谢克尔,远低于以色列的平均工资水平。这对于一个生活成本较高的国家来说,士兵们的收入显然难以支撑生活需求,更不用说全身心投入战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