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夫:美参联会主席称“综合威慑”是应对“中国挑战”的基石

2024-08-15 300 0
作者: 肖志夫 来源: 红歌会网

  【美东时间2024年8月14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空军上将小CQ·布朗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举行的2024年美国战略司令部威慑研讨会上发表讲话。】

  北京时间2024年8月15日7点,据美国国防部新闻报道,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空军上将小CQ·布朗在当天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举行的2024年美国战略司令部威慑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综合威慑——国防部与所有政府机构以及盟友和伙伴的规划、协调和运作——是应对日益复杂的战略环境以及“中国挑战”的基石。

  “当谈到我们如何看待威慑时,我们正处于思维模式的转变之中,”布朗指出,今天的地缘政治格局比冷战时期更加复杂。

  “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两极世界,而是多个对手和邪恶势力,他们创造了一个日益复杂的战略环境,挑战我们的威慑框架,”布朗继续说道,“这意味着我们的战略需要网络化、动态化、适应性和一体化。”

  应对“中国挑战”始终是美国国防战略的“重中之重”,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的竞争对手,也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来做到这一点”。

  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战略环境以及“中国挑战”,布朗称“综合威慑”是国防战略的基石。

  “综合威慑意味着利用我们国家的所有力量,调整我们的政策、投资和活动,并将我们的努力作为一种整体威慑战略来适应特定的竞争对手,”布朗说。

  “在我们发现自己需要在一场重大冲突中进行创新之前,我们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他继续说道,“我们需要在危机到来之前,表现出我们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样子,”用中国话说就是“未雨绸缪”。布朗说,美军针对中国在印太地区部署力量,不能等到危机发生了才部署力量,必须预先部署,并且要部署到位;必须与盟友和伙伴合作,获得进入地点的机会,保证将力量投放到位。

  为了实现这种威慑,布朗说,国防部需要关注三个关键领域:我们对手的认知和文化;不断演变的信息环境;以及先进技术的影响。

  关于认知和文化的话题,布朗说,威慑是基于对我们对手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如何影响基于风险的决策,从而在追求国家利益的过程中制造冲突。“但是,要确定这些看法存在挑战”,“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了解我们对手的文化——他们的历史观、集体价值观和语言语义。”

  关于信息环境,布朗指出,认知和文化决定了我们的对手如何感知信息,然后讨论最近的通信技术革命如何极大地改变了的信息环境。

  布朗警告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国威慑信息可能会通过网络行动和信息战受到破坏的时代,这使维持可信威慑的任务变得复杂——全球信息生态系统的分裂使其越来越难以形成统一的立场。”

查看余下3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