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忠:外资独资医院落地中国的确有些令人费解
9月8日,国家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在生物技术领域,自通知印发之日起,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在独资医院领域,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的具体条件、要求和程序等将另行通知。
看到这条消息,尽管各类媒体有多种版本的解读,但还是令人颇感有些费解,心里不那么踏实。医疗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不仅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关系着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安危,想必这么一项严肃而重大的决策,一定是经过了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后,几个部门才联合发文公布的。让外资进入我们的医疗领域,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交到外国人手里,这可不是个小事,它意味着什么,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有关部门和专家是否作过严谨的科学论证及风险评估,这些都是个未知数,想起来不免让人细思极恐。
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是完全必要的,但对于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决策,我们应该慎之又慎,严格把关,看老百姓是否真的需要,切忌轻易盲目引进。几十年来,我们已经有过许多这方面的教训,也交了不少的学费,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了,否则产生的后果将是不可逆转的。
首先,我们要看现有的医院能不能满足老百姓的看病需求,如果硬件设施不能满足,那可考虑扩大规模或再建新的医院。外资来到中国,它就必然要投资占地建新医院,如果我们扩建了自己的医院,那还有让外资在中国建新医院的必要吗?如果我们的软件设施不足,通过加快培养自己的人才,就能补上这个不足。而外资在中国建了医院,那么,它的医务人员从哪里来呢,它只能走从中国大医院挖人才这条路,如果我们的医生被挖走了,他也只是从原来的中国医院跳到了外资医院,那么在外资医院为老百姓看病的依然还是原来的中国医生,这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挖走了中国医院的人才,一部分病人就会被分流到外资医院,造成中国医院已有医疗器械设备、医务人员的闲置和浪费,医院的收入必然会减少,使得医院的生存压力增大。没有外资医院时,国家用于老百姓的医疗费用就都在国内周转,而引入外资医院后,这块蛋糕就被切走一块,这部分医疗费用就流向了国外,原有的一切平衡便被打破,一系列新的问题就会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