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共领导人的清贫、自律与互助

2022-01-22 2681 0
作者: 李传玺 来源: 文史天地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一切经费靠共产国际支援,党的领导人那时每月只有三四十元的生活费,如果后面还有一大家人生活需要维系照顾的话,必然会陷于困窘的境地。那时党的领导人的日子是清贫、自律与相互关怀的。

  一、李大钊倡议募捐助陈独秀脱困

  党的二大前后,陈独秀又一次被捕了。这是陈独秀第四次被捕。

  迫于各方面的强大压力,8月18日下午,上海法领事只得以陈独秀虽“无共产党之实,但《新青年》有宣传过激思想”为由,判处罚金400块大洋,交保释放。

  陈独秀获得释放,这应该是好事,无论是党内同志还是党外参与营救的朋友们都觉得应该庆贺。但随之他们又替陈独秀担忧起来,他家的日子该怎么过下去。

  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月薪300块大洋。有人曾对那时北京一带的生活资料进行过统计,北京市郊5口之家,每年100块大洋就可以维持生活。月薪300块大洋,生活应该是相当优裕的。可陈独秀南下组建共产党后,成了职业革命家。薪酬随之消失,换言之,他为党的事业牺牲了薪酬。唐宝林先生在《陈独秀全传》中说:“自从他离粤上任中共领导人以后,就成了没有职业的职业革命家,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当时脱产的共产党干部,组织上只给每月30—40元的生活费。陈独秀即使要了也难以维持一家四口人的开销。他虽然常给党刊写文章,但那是党的工作,是没有稿费的。”“他的生活费,主要是1922年亚东版的《独秀文存》的版费。”而夫人高君曼本就有严重的肺结核,在北京生活时,家庭经济条件好,能得到较好的医疗与保养。到上海后,经济收入不稳定,政治风险带来的巨大忧虑,让高君曼的体质再度下降,也使得家庭支出增多了。

  汪孟邹曾回忆:“1920年,独秀从北方回来,因生活困苦,时常要我接济他。他的版税,按月要给他的太太君曼用,又要拨给大儿延年二儿乔年作学费(每月约10元),已经无存。总之,他个人的费用,历年借下去,已近二三千元,到了后来我去南京牢里探望他时,他总要提起所欠如何还清。”

  这次被捕又使陈独秀“损失”巨大,无疑让陈独秀的家庭生活雪上加霜,甚至难以为继。据李大钊同胡适商议时的估算, “关于讼费及销毁书籍纸版损失在二千元以上”。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笔相当大的数字。

  按说陈独秀被捕可是因为党的事业造成的,而他又是党的总书记。即使不说销毁书籍纸版这些有可能涉及个人的损失,单就那些打官司费用及罚款来说,这可完全是公事啊,党应该来补偿或者承担吧。那时党的费用基本上是靠共产国际支持的,而共产国际给的经费也很有限。1923年4、5两个月党中央的经费,共产国际就给了1000墨西哥元。陈独秀本来就是个硬汉子,本来就反对拿人家的钱去“雇用革命“,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自己硬扛。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