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杨得志:“让人民先富起来,不是我们!”
杨得志将军80岁讲的三个想不到
杨得志将军在红军时期,便是我军的高级指挥官,曾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他担任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等职。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1980年,中央军委任命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上他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杨得志上将
1991年,杨得志将军80岁寿辰时,在家人为其庆生的宴会上一边吃饭,一边给孩子们讲述他革命经历中的三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在旧社会因家境贫困,兄弟姊妹九人有的因饥饿而死,有的因疾病而亡,大哥在战争中牺牲,活到今天只剩下他一人。
第二个想不到:一个没上过几天学的放牛娃,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坚持到了胜利的一天。党和国家授予他上将军衔,不仅给了他无上的荣誉,还委任他担任着解放军总参谋长等多个重要职务。
第三个想不到: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里自己能够幸存下来。杨得志将军认为,那些为革命牺牲的同志没有能够看到革命胜利,他们更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新中国的解放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的家人们过上好日子。
草地上用十几根拐棍制成的墓碑
当讲到长征过草地一个班的年轻战士因瘴气牺牲时,杨得志将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潸然落下。在子女们心目中,父亲是指挥过千军万马,经历过无数战火考验的开国将军,家里家外从未见过父亲为什么事情感动的流泪。这种突如其来的情绪变化,让在场的家人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劝导。过了好一会儿,杨得志将军的情绪才逐渐的平静下来。
杨秋华告诉红船编辑部:“我的父亲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是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对这些战士的牺牲他非常难过,把他们埋葬以后,父亲特别想给这些战士的墓前立一块碑。但草地上连一块像样的木板甚至是大一点的石头都没有。无奈之下,他把自己和战士们用的拐棍削出一个平面,在上面刻下了这些只有十六七岁的小战士们的名字。”
这些由拐棍制成的墓碑矗立在茫茫草地上,全团1700余名将士经过此地时,都会自觉地伫立在墓前,为这些陨落的年轻生命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惋惜。许多战士站在那里久久不肯离去,他们仔细地记着拐棍上的名字,似乎要把这些名字印刻在心里。一位老班长走上前去,并没有催促战士们前行,而是面对墓碑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他大声地说:“同志们,你们休息吧。等到革命胜利的那天,我们再来看望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