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毛岸英的一生,诠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对于革命烈士,历史不应当太过凉薄。

  比如毛岸英,首先要记住,他是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烈士,他是一位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

  我们都知道,毛岸英是他的孩子。

  但毛岸英没有因为他获得任何的特权和优待,因为他是一个共产主义者,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的孩子,和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孩子是一样的。

  他这个人是无私的,有国家,有天下,有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为了新世界,为了那条“人人平等、天下大同”的伟大道路,他失去了很多很多。他甚至不能像一个正常的儿子、父亲、丈夫那样享受世俗的平安喜乐;他甚至要失去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志、爱人和孩子。

  很多人不知道,毛岸英短暂的一生,从未担任过任何重要领导职务,更没有享受任何特权,大多数时候,他只是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普通年轻人,一个普通农民、工人、战士,很长一段时间,他只是在做共和国的一颗“螺丝钉”。

  毛岸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充满了苦难,他8岁时就随母亲杨开慧入狱。在监牢里,他目睹了反动派的凶残,他时常看见有叔叔阿姨唱着《国际歌》走出牢房,走向刑场。他问妈妈:“什么叫饥寒交迫的奴隶?”妈妈说:“是那些被富人、军阀欺负的老百姓,是那些敌人杀死的烈士......”。

  后来,母亲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年幼的毛岸英多方营救下被保释出狱,在地下党的安排下来辗转来到上海,不幸的是,上海地下党组织很快也被敌人破坏。岸英、岸青、岸龙兄弟从此流落街头,两人相依为命,靠捡破烂、捡烟头、卖报纸、给人家推车为生,颠沛流离,饥寒交迫,还经常遭受巡捕和特务毒打。在严酷的生存条件下,最小的弟弟岸龙夭折了(因细菌性痢疾死于上海广慈医院,即现在的瑞金医院),当时只有4岁。

  1936年初,毛岸英兄弟俩才被地下党重新找回,通过张学良将军帮忙,由东北军爱国将领李杜送到苏联,进入苏联的共产国际儿童院,和来自20多个国家和民族的共产党领导人、革命烈士的子女一同生活学习。

  毛岸英在苏联学习期间,正逢二战爆发,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他三次申请参战,要求不要特殊待遇,要和苏联人民并肩作战,消灭法西斯。

  1943年毕业时,他获中尉军衔。不久,他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在校期间曾到红军中担任过坦克连的党代表,参加过进军波兰和捷克的战斗。1946年1月,他随苏共派往延安的医生一同乘飞机回国。临行前,斯大林专门接见了他,并赠送了一支手枪。

  1946年初春,毛岸英回到了延安。回国后,毛岸英和父亲在一起只吃了两天饭,然后就去了农村学种地,上“劳动大学”,主席说:“你从莫斯科大学毕了业,但学的都是书本知识,你还需要进另一所大学。这所大学,外国没有,它叫劳动大学。在这所大学毕了业,才算真有知识。到吴家枣园去!那里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