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元帅:“在我的心目中,毛主席永远是第一位的。”

2021-03-10 10802 8
作者: 淮左徐郎 来源: 淮左徐郎

  聂荣臻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曾主持“两弹一星”的研究,为国防科技事业建立了卓著功勋。因他作风正派、为人忠厚,被毛主席称作“厚道人”。

  从1958年开始,毛主席戏称造原子弹是造一个“大炮仗”,中国的核事业开始全面启动。60年代初,在苏联撤走专家,国内又遇经济上的严重困难时,原子弹研制工作是“上马”还是“下马”,在中央国防工业会议上出现了激烈的争执。聂荣臻坚决主张“两弹”(原子弹和导弹)要继续搞下去。在毛主席、党中央的坚决支持下,“两弹”没有停步。1964年10月16日终于成功爆炸了第一枚原子弹;1966年10月又成功实现了导弹与原子弹的结合;1967年6月又成功爆炸第一枚氢弹。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多,苏联用了四年,法国用了八年多,中国只用了两年八个月——尖端武器的研制速度让世界惊叹不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终于认识到对中国的遏制、封锁政策已经失败,采用武力手段,包括在中国周边国家建立的咄咄逼人的军事基地和军事联盟,都已经无法撼动“红色中国”的成长壮大。

  聂荣臻之所以反对原子弹下马,除了从国防的角度的考虑外,他还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角度意识到到,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可以极大地推进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的进程。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写道:

  “1961年7月,在北戴河召开了国防工业会议,贺龙同志和我都参加了。在那个会上,对‘两弹’是‘上马’还是‘下马’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接到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后,我立即召集正在北戴河参加会议的国防科委、导弹研究院、二机部的同志进行研究,分析了当时我国尖端技术的基本状况,我们的国防尖端技术在1958年以前还是一片空白,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可是到1961年,仅仅3年的时间,已经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拿导弹来说,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近程地地导弹,正在自行设计中远程地地导弹,并且进行了若干关键部件的研究试验工作。在尖端科学技术队伍方面,导弹研究院已经拥有大学毕业以上的专业技术干部好几千人。在研究试验的技术设备上,经国内制造和国外进口,已经可以保证满足自行研制近中程导弹的基本需要。原子弹方面,二机部大学毕业以上的专业技术干部也已经有几千人。我们已经查明的原料储量,可以满足第一套金属铀冶炼设备生产的需要。从选矿到原子武器装配的一系列工厂中,大部分设备已经具备,对几个短缺的关键设备,也已经在国内安排试制,待这一套建设项目完成后,我们就可以自己制造原子弹了。在原子弹研究设计方面,二机部集中一批科学家已经摸索了一段时间,找到了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并且有的已经突破,有的正在攻关。我们的目标是尽量争取不迟于1963年把原子弹初步设计方案拿出来。总之,大家觉得我国的国防尖端技术,只要坚持攻关,加上政策、措施得当,争取三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得到突破是完全有可能的。

查看余下4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