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虹:如何称呼领袖 是素质也是良知——有感于尊称领袖的呼吁与倡议
最近一个关于呼吁倡议尊称领袖的网帖,在微信群里广传而走红,就是关于开国领袖和周总理、朱总司令等党的领导人以及革命先辈、英雄的称呼问题,尽管这个倡议贴子文字很短,但意义重大而深刻,也就引起了强烈反响。故而数次研读这个说出了很多人心里话的网帖,很为这位真正的专家高屋建瓴的仗义执言所触动,也产生了许多感慨。
这个帖子内容是【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呼吁并倡议】:对毛主席应该称呼“毛主席”“毛泽东主席”“毛泽东同志”“主席”,决不能直呼其名!对周总理、朱总司令等我们党的领导人、革命先辈、英雄等,都决不能直呼其名!这是起码的尊重!这是尊敬之礼仪!显然该帖很短,简单明了,就是呼吁尊称毛主席也包括对周总理、朱总司令等我们党的领导人、革命先辈、英雄等,我认为也包括现今党的核心、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不能直呼其名。记得《红灯记》有段“听罢奶奶说红灯言语不多道理深”的唱词,而这个帖子也是言语不多道理深,此中至少包含三重含义。
1、尊称领袖是40年前“还是称主席好”的老话重提。读了这个帖子,不禁想起了邓小平同志的两段话,一段话是“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一段话是“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毛主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功伟绩概括的“两个丝毫不是什么夸张”,以及把毛泽东思想当作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表达了对毛主席应该尊重,而且必须敬重的态度,他没有直呼毛泽东,也没有说老毛,而是毕恭毕敬地称呼毛主席,这无疑对打着总设计师旗号贬低毛主席是一个有力的回击。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周总理从来都是称毛主席为“主席”,从未改过口,开国将帅们也都对毛主席佩服的五体投地,即使受过些委屈,也始终不改对毛主席的敬仰,黄克诚同志的还是称主席好,就是典型的代表。黄克诚同志在1980年的中央纪委座谈会上,发表了一场长达两个小时的讲话,其中一部分内容涉及如何正确评价毛主席及其思想,强调了毛主席的巨大功绩和贡献,并呼吁尊重和爱戴他。《人民日报》决定整理发表,毛主席的秘书、出色的文笔家胡乔木被委以修整稿件的任务。胡乔木拿到稿件后,认真地阅读了整篇文章,他注意到,修整后的稿件将“毛主席”改为了“毛泽东同志”,这让他感到不习惯。于是向黄克诚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希望保留原来的称呼,黄克诚同志非常赞同,坚定要求保留原来的毛主席称呼(胡乔木任主席秘书25年,修改对主席的称呼,黄克诚:还是原来的好,百度2023-10-26)。另一种说法是,年逾古稀的胡乔木认真修改后,拜访了黄克诚,黄克诚仔细审阅之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你改的这篇稿件,总体来说不错,只是将我原本写的‘毛主席’都改成了‘毛泽东同志’,我认为不妥,我不习惯,从感情上过不去,还是改回‘毛主席’的好!”两人相视一笑,胡乔木又仔细想了想,说道:“黄大哥说得对,还是改用‘毛主席’好。”(1981年黄克诚发表文章,胡乔木修改了毛主席的称谓,黄:我不习惯,百度2022-11-02 )。不管哪种说法,都准确无误表达了黄克诚同志坚持毛主席称呼的坚决坚定和执着,这对朱继东同志的倡议网帖是最有力的支持。另外,黄克诚同志还直言,“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井冈山这面红旗,长征的胜利......如果有人硬要说任何别人比毛主席更高明、功劳更大,那就只能是对历史开玩笑”(黄克诚晚年讲话:如果有人说别人比毛主席高明,那是对历史开玩笑,百度2023-08-13),进一步诠释了为什么要称毛主席而不能直呼毛泽东。也想起了党内互称同志,帖子中也倡议称呼毛泽东同志,虽说与毛主席的称呼有别,但党内称呼“同志”也是尊重,因为在党内叫一声“同志”,不仅会唤起党员间的认同感、平等感,排除了立党为私的朋党意识,标志着凡是出以公心、有着共同信念、为了共同的崇高志向而奋斗的人,都聚集到了一面旗帜之下,可以说在党内称“毛泽东同志”树立起了一面凝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旗帜,而且也是对市场经济权力崇拜衍生的老板、某座,以及“小姐”、美女等称谓的拨乱反正,对市场经济下愈演愈烈的“官本位”思想,以及由金钱权势带来的职业分层、社会角色变换等暗含贬义称谓的政治洗礼,更是对伴着自私自利铜臭产生的带着明显轻视、轻蔑、不尊味道的“毛泽东”、“老毛”称谓的无声批判,试图重新唤回那个时代充满温馨平等的志同道合,凝聚昂扬向上的力量。